守好“三农”战略后院

2019-10-23 08:34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记者 郭辉 陈炳群 通讯员 傅蔓溶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对乡村振兴作出顶层设计和细化部署。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需要把优先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具体的“三农”工作中,并摆上议事日程。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步伐相对较慢,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做好“三农”工作,守好战略后院,出台具体举措,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推动农业农村更高质量地发展,成为区农业农村局的职责和使命。

  考 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提出的总要求第一条是“产业兴旺”。———如何带领农民发展种养殖业和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让农业兴、农民富?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如何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给农民创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干部答卷

  产业振兴 鼓起农民腰包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在定海张师傅蜜桔专业合作社大棚内,一只只黄灿灿的桔子挂满枝头,果实个头看上去比普通桔子略大。该合作社负责人张义用修枝剪取下一个熟果,将其对半剖开,只见桔子皮薄汁多、肉粒饱满,尝上两口甚是甘甜。张义告诉记者,这种桔子叫“红美人”,是来自日本的一个柑橘品种。一只“红美人”重约250克,售价却抵得上5公斤普通桔子的价格。

  新品种“红美人”的引入是我区柑橘种植业的一次转型升级。“近几年,人工和管理成本一直在涨,普通桔子的价格却一直没有变化,不断挤压着桔园产出的利润。”张义说,在谋求转型发展之际,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向他推荐了“红美人”品种。2016年开春,该合作社在原有近30年树龄的老桔树上嫁接“红美人”,种植面积20亩,成为全市首家大规模种植“红美人”的桔园。因为“红美人”抗寒性较弱,易发生冻害,种植和管理要求更高,该合作社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采取大棚或套袋栽培的方式进行培植。去年,“红美人”进入丰产年,平均一株产量约25公斤。

  质量上乘,产量也上来了,销路如何保证?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指导张义栽培“红美人”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联系了宁波市象山县的“红美人”种植公司,按照保底价格进行收购,通过先进设备对果品进行无损检测,并根据糖分、酸度等指标进行分类。目前,该合作社还通过网络及自主采摘的方式进行销售,并和顺丰驿站合作,拓展销路。明年,张义还打算将125亩的桔园进行升级,其中90%的地种“红美人”,提高总产量。

  在我区的水产养殖业中,4000余亩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曾是我市开头最早、渔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典范。而近年来,由于苗种种质退化,养殖环境和气候多变,养殖效益明显下降,尤其是第二茬高位池精养塘养殖,收成率越来越低。区农业农村局渔业产业科科长王国钰介绍说,今年以来,该局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省市相关渔业专家授课等形式,提高养殖户和技术人员的技能。同时,邀请浙江海洋大学、市海洋与渔业局等相关教授专家担任渔技指导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同时,鼓励扶持部分养殖场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探索转型之路。

  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邱立军近日和同事走进岑港万花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该合作社负责人杨光安交流发展本地少年儿童秋游市场的事宜。“我这儿正好打造了一个‘森林学校’,一起去看看。”杨光安领路走进万花谷后院,一边向大家介绍“森林学校”里栽种的各种植物。“秋游要是成行,路边的这片月季花得扎起来,免得月季上的刺伤到孩子。”“我觉得日本的挫折教育挺好,扎到刺了能让孩子知道哪些可以碰,哪些不能碰。”一路上,围绕讲解、互动、游戏等秋游要素,一场头脑风暴展开,邀请园艺师进行园林观赏规划等金点子也吸收进了杨光安发展万花谷的计划中,秋游市场的开发也有了下文。

  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稳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重点发展产业融合项目,集中优势向开展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养生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的农业主体倾斜。立足国内渔业,开展养殖尾水治理试点改造、新品种(鱼类)引进试养、梭子蟹配合饲料应用推广。积极做好远洋渔业企业的引进、服务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断提升远洋渔业捕捞能力。推进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大洋世家海洋食品产业园、中国中农发明珠工业园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同时,该局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登记为契机,加快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直接转包、租赁及委托发包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产业帮扶、金融服务、技能培训等措施,实现低收入农渔户劳动力充分就业,变“输血”为“造血”。大力培育经营性服务组织,从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三位一体”农合联作用,重点加强农产品营销、物流、储藏、包装、品牌创立和宣传、农业综合信息提供、金融保险等服务。

  分层分类 建设美丽乡村

  走进岑港街道涨次村,除整洁干净的村道、粉饰一新的墙壁之外,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村民家里装扮的美丽庭院。“在打造洁净乡村的过程中,村民们的主动参与是我们提升乡风村容的基础。”涨次村党支部书记王燕红说,该村通过积极挖掘村民自治潜力、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形成了街巷整洁不堆物、垃圾杂物不下抛、垃圾分类变废宝等村规民约,全面提高村民的文明意识。依托“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比工作,村民代表、老党员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投身乡村自治。

  “村民主动参与,是共商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关键。”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忠苗说,村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这种自下而上的农村发展模式益处有三:自己的家自己做主不会再有观望态度,自己出力会倍加珍惜成果,在具体实施中便于引导村民的思想观念。在指导创建洁净乡村过程中,该局还联合相关部门对村民展开培训,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围绕如何省钱、规划布置、园艺搭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美丽庭院。同时,通过资金支持,引导花小钱办大事,指导涨次村在细节、精品打造上下功夫。我区还将以涨次村、马岙村、和平村等村民主体作用发挥较好的村为样板,举行洁净乡村村民自治现场会,逐步将好的经验、做法推广到全区,最终实现全域共美、全域自治。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基础。按照全域美的标准,我区以洁净乡村、美丽乡村、风情乡村三个层级进行分类打造。把洁净乡村打造作为美丽乡村的基础和底色,按照洁净乡村十大标准,开展农渔村环境卫生大革命。结合小城镇综合整治,通过环境整治、绿化提升、村口打造、沿线景观农业打造、村庄美化,打造农家风情线和千年稻香风景线,实现城乡沿线美丽贯通。同时,依托美丽风景示范线,打造沿线美丽村口、美丽田园、风情乡村,实现由线到面拓展,达到全域美丽。立足洁净乡村、治水美村,以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深化农村生活污水运维机制,加强“美丽河库”建设,推进河道整治及生态修复,让水净地洁、塘归清澈成为美丽乡村的金名片。

  在洁净乡村的基础上,我区还突出美丽乡村的个性品质。以干览镇新建村为样板,选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风情乡村,挖掘、传承特色资源和优秀文化,让美丽乡村各美其美、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其中,马岙街道马岙村依托海上河姆渡历史文化,深入打造“海岛第一村”品牌,打造集精品民宿、美丽田园、书香文化于一体的农旅休闲综合体,发展以稻作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和旅游产业; 双桥街道紫微村立足当地的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依托交通优势,结合“里廻峰”等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迹景观,发展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金塘镇柳行村依托大柳河北岸“半边街”,创建省级重点历史文化保护村,做好古建筑的维修保养和有效利用,打造古镇旅游线路;金塘镇树弄村以李子苑、化成寺、湖心岛等景点为主,依托跨海大桥风景线,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村庄; 小沙街道庙桥村深入挖掘人文底蕴,依托名人名居,优化村落布局,通过三毛主题公园、三毛会客厅等人文景观建设和三毛散文奖颁奖盛典等大型活动的举办,打造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美丽乡村样板村; 岑港街道南岙村依托大桥观景平台,开发月亮湾风景区,建设人工沙滩、景观廊道等,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白泉镇金山村以舟山锣鼓、跳蚤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特色,弘扬传统文化,并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土地要素保障,利用当地独特区位优势,谋划发展健康产业。

  人美在其心、村美在民风,营造良好的乡村氛围,带给美丽乡村建设强大的精神动力。区农业农村局联合相关部门推进农村“德治、法治、自治”建设,探索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构建诚信互助的邻里关系。加大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培育塑造农民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重构农村文明健康的乡土秩序,打造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和精神家园。尊重、引导、激励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变“替民作主”为“让民作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作用,营造“户户洁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美好生活的浓厚氛围。同时,创新比学赶超载体,通过开展“实绩亮相”“双学双比”等活动,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考验干部的“试金石”,激发干部“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干事激情,鼓励干部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群众评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谱写“三农”新篇章

  农村美不美、农业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区花园式国际人文港城建设的质量。

  农村要美,需要建设美丽乡村、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坚持的底线。区农业农村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突出生态问题的整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推进实现农民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农业要强,产业兴旺是重点。区农业农村局充分挖掘本地农村特色产业,拓宽产业融合发展途径,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旅游+现代农业”,编制好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措施,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升级,驱动农村产业发展新的活力。

  农民要富,不仅口袋要富,脑袋更要富。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区农业农村局联合相关部门不断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力让农村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坚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的美丽愿景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