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水流顺畅,都往附近河道排了”——定海老城区防洪排涝提升推进情况调查(上)

2020-08-04 10:15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记者 曹玲 方智斌

  今年持续50天的梅雨季,比往年长了将近一个月,降雨量是往年的两倍多,被市民称为“暴力梅”。

  定海气象部门统计显示,定海常年平均梅雨量为194.8毫米。而今年5月28日20时至7月8日8时,定海降雨量为436.8毫米。单日雨量最大为6月20日20时至21日20时,定海城区降雨量达到了58.3毫米。

  记者在梅汛期实地走访定海老城区部分路段发现,以往经常“泡汤”的区域,经过改造提升后,都安然度过了这个梅雨季。

  7月10日上午11时,定海小雨。记者来到东山隧道西口附近的弘生大道、东山路边,看到落地的雨水汩汩流入路边的窨井内,路面看不到积水。

  该路段是易涝点。今年4月,定海区投入100万元,对东山路南段排水管网进行改造,铺设大口径雨水管220米。5月25日,该处管网在梅雨季前顺利投入使用。

  “改造效果很明显。这次梅雨季,雷暴天多,雨倒一样,但路面水一点也没积起来。”指着店门口的十字路,弘生大道116号瓷砖店老板姚善定说,以前,几乎每次大雨后隧道口西侧路面都要积水。去年台风天,路面的积水足有三四十厘米深,汽车根本无法通行。

  姚善定在这里开店已经七年多。他告诉记者,之前路面容易积水主要是附近缺少排水管道,山水下来流到路面,一下子出不去。

  “去年台风积水最深时,已经漫到了店门的台阶,差一点就要漫进店铺里了。”姚善定一边用手比划着高低,一边说,“现在水流得顺畅,都往附近河道排了。 ”

  改造后的定海区昌国路(海天大道至环城东路)铺上了沥青,沿街店铺排水设施改造也已启动。该路段改造工程东起海天大道,西至环城东路,主要铺设雨水管约700米、污水管约600米等。

  7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昌东桥附近时,看到工人正在冒雨施工,机动车道路面已经改造完毕,雨水落到沥青路面上,立刻没了踪迹。

  “从目前看,排水效果看得见,路面没有积水了。”昌国路195号女店主说,以前路面水洼很多,汽车开得快一点,积水往往溅旁边行人一身。去年台风时,店内积水达半米深,损失惨重。她希望今后台风天都能不漫水。

  新桥路檀东颐景园附近有一处长达200米的易积水路段,水深时常有二三十厘米。今年5月至7月,该路段管网实施改造后,积水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根据《定海城区2020~2022年防洪排涝建设项目计划表》,今年,定海遵循“上蓄、中疏、下排”原则,实施城区低洼小区管网改造、入海浦道拓宽、河道疏浚等30个防洪排涝项目。

  目前,昌国路(海天大道至环城东路)、环城南路(环城东路至东河路)管网改造工程、德行桥改建工程、青垒头闸入海浦道拓宽改造工程……各个项目正有序推进。

  “往年,一遇到30~50毫米的降雨量,昌国路、东山路、檀东颐景园改造点属于必漫路段,积水排涝的电话响不停。改造后,效果出来了,至今没有接到一个反映积水的电话。”定海区市政园林管理中心主任金春林说,每次强降雨,就是一次测验。但最终能否通过大考,还有待台风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