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旅行社:困境之中寻新路

2021-10-18 11:55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

  车流量450000辆次,接待游客844700人次,跟团游客不足4%。“热闹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7天长假,比大桥“堵堵堵”更“堵”的,是旅行社老总的心。近两年,疫情、台风按下葫芦又起瓢,但他们依然坚信“剩”者为王——

  舟山旅行社:困境之中寻新路

  这个“十一”黄金周,对全市188家旅行社老总而言,用“苦涩”两字形容,似不为过。

  “7天长假,我们旅行社组团、接团数远不及去年,只有2019年同期的4成,热闹和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从业20多年,市旅游协会副会长、旅行社协会会长陈军坦言“心累”,即便“堵堵堵”的场景每天上演,舟山跨海大桥、观音大桥上的旅游大巴却屈指可数。

  官方统计数据也佐证了本地旅行社行情的疲软。来自市文广旅体局的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团队1508个、游客17502人,同比分别下降22%和37.4%。

  疫情、台风不断影响,梦碎暑期游,饮恨黄金周,头顶“转型找死,不转等死”的魔咒,各大旅行社能否守住赛道?又该如何抢跑?

  记者日前走访了我市多家旅行社,探寻舟山的旅行社生存之现状及未来之谋划。


  一地鸡毛:跟团游不足5%,80%旅行社“亏”字当头

  10月8日,我市公布国庆出游“成绩单”:

  截至10月7日17时,全市进出总车流量达45万辆次,为历年来国庆假期最大流量;同时,全市主要旅游岛屿及经营性景区累计接待84.47余万人次游客,其中散客占比达96.48%。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此数据,旅行社从业人员,一声叹息:

  “整整7天,全市接待的旅游团队才1000多个,跟团游客1.7万人,只占到总游客量的3.5%。”说到黄金周的旅行社经营状况,陈军直摇头。

  面对大数据,市文广旅体局行业管理服务处副处长王栋说,今年旅游团队除数量和游客数下降外,还出现团队规模缩小和逗留时间缩短的趋势。从客源地看,以长三角游客为主,其中省内旅游团队游客占52.6%,跨省游同比下降57%。他说:“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多点散发态势影响,团队出游热情消退,加上福建跨省旅游团队按下‘暂停键’,这对舟山团队游市场而言,打击很大。”

  国庆团队游同比大幅度下降,另一组数据却处于上升趋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旅行社组织162586人次游客出市,接待447001人次游客入舟,同比去年分别增加71.99%和8.37%。“出市暴增、地接稍增,得益于疗休养,但这对于旅行社而言,短线利润聊胜于无。”陈军说,今年疗休养团队占到了全市旅行社团队游客的八成。

  “9月27日了,全市散客都拼到一起,也无车出市。”早在“十一”长假前,舟山春秋国际旅行社总经理何开伟就嗅到了危机,“国庆生意难做”。这和全市旅行社老总们的猜测不谋而合。

  问及原因,陈军直言不讳:如果说,去年还认为疫情过后,成团出游市场会恢复;那么,一年后,防疫已成为新常态。“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旅游习惯,出境游‘熔断’,国内游客年龄结构年轻化,并从大团向小团转变,周边游、自驾游抢占市场。”他认为,目前国内疫情反复,原本已恢复的跨省游也基本“形同虚设”。

  熬一熬,或能迎来春天,但连续2年的煎熬,舟山各大旅行社已举步维艰。陈军透露,目前全市80%的旅行社都是亏损状态。


  八面来风:2年5家旅行社“倒闭”,另有25家入局

  传统的团队出游无市场后,以组团、接团存活的旅行社是不是都“关门大吉”了?

  旅游部门的统计数据给出了否定答案:近2年,全市有5家旅行社注销,其中1家合并经营,同时有25家新入局。

  “今年国庆的车流量是历年来最多的,这表明舟山的目的地城市效应明显。”相较于“疫情是导致旅游业不景气最大因素”的论断,海中洲国旅总经理袁佩君选择了自省——“是我们没有跟上”。

  疫情改变的是出游方式,舟山旅游资源丰富,不愁游客。袁佩君看好旅游市场:

  疫情前,海中洲旅行社每年营收呈10%~12%增长,曾连续两年入围省百强旅行社。当时,袁佩君作出判断,“未来在省百强旅行社排行榜上的名次能不断向前”。

  随着在线旅游平台兴起、客源结构改变,目光长远的海中洲着手布局:不能只是做传统的旅游“中间商”,转型是必由之路。

  但是未等实施,疫情来了,最低谷时,七成门店业务锐减七成。

  “如果说原先是主动出击,现在就是被动应战,疫情只是催化剂。”历经几个月的焦灼,袁佩君坦言“顿悟”了:“眼下具有消费力的出境游用户,正在回流国内市场,我们能做的有很多。”

  行至水穷,坐看云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边是“老江湖”转型适配,另一边却有很多“新面孔”入行。

  “全市注销的5家旅行社,其中4家注册后就没有开展过业务,‘倒闭’是必然的。”在王栋看来,相比杭州、宁波等市地旅行社,舟山的整体规模较小,且手握普陀山、朱家尖等旅游资源,对业内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更具抗压性。

  “关门”的是个位数,增加的却是两位数。从注册登记看,近2年我市有25家新成立的旅行社,有国资入股的,也有民宿主、导游注册的,大部分是业内人士。

  “拿出20万元的质保金就能开一家旅行社,投资人大多是把它作为主营业务的补充。”分析新入局的旅行社后,王栋说,比如有个主营水产加工的个体老板就新注册了一家,主要服务采购海鲜的新老客户。


  各显神通:在地资源是最大王牌,各家旅行社纷亮底牌

  “国庆啥事没干,就去朱家尖拍了三四条视频。”接受记者采访时,舟山游客接待量较大的地接社——港城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许鲁娜,用手机展示着刚出炉的短视频。

  定位“自费吃喝,业余拍摄”,许鲁娜和两名同事组团“海上姐妹花”。“‘抖音+导游’的模式刺激着旅行社加快转型,更让老总们认识到获客的可能性。”许鲁娜说,虽暂未放弃传统模式,但今年初港城联合市内2家旅行社,共投资200万元,专做短视频。即使今年旅行社已亏损80万元,但她相信,“活地图”玩转舟山就是一张分量很足的底牌。

  “除了跟上营销模式,用好产品服务中老年用户、亲子客户是未来的重点。”袁佩君的办公桌上,一本《新旅游》杂志很惹眼。她说,在10~11月的海中洲国旅“惠游季”里,推出了适合中老年人的“康养游”、为亲子打造的乐园主题游。

  舟山“潮顽”负责人刘晓则反其道行之:“年轻人更愿意躺在沙滩上,玩帐篷、玩篝火、玩烧烤。”于是,经营数年的“自在岛”更名为“潮顽”,7月起朱家尖东沙景区内“野了个营”项目势如破竹。尝到创新产品带来的甜头,目前公司开始招揽员工、完善硬件设施,欲入局“跳岛游”项目。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陈军看得更远,认为旅行社要进行换血式的角色转换,从赚差价的中介端,向产业的上游或者下游发展,成为旅游产品的研发者和营销者。“国庆期间我去了安吉‘云上草原’,那是利用地形人工建起来的休闲度假体,不仅有水上乐园、滑草乐园,还有配套的酒店群、民宿村、小镇,一年四季不愁游客。”他认为,舟山在地资源丰富,这样打通供给端的旅游模式,或能给业内人士不少启示。

  “衢州抱团转型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陈军介绍,去年衢州市旅行社协会牵头30家市内旅行社,注册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参与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打造中,这片市场未来很广阔。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目前全市已有旅行社开始接洽定海、普陀的一些美丽乡村,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到乡村振兴中。

  ……

  跳出去,或见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