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的“匠心传承” ———“一路看小康”系列报道之六

2020-12-16 09:36 来源:今日定海 作者: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W020200720310457284773.png

  有一位远在云南的舟山籍老人,每逢年底岁末就会在网上预订舟山水磨年糕,50元的年糕,150元的邮费,为的就是让自己和家人尝尝来自家乡的味道。听闻这个故事,记者走进位于双桥街道的紫微侯家食品坊,想看看这家小作坊如何为老人留住了“舌尖上的记忆”。拐进紫微村,村道旁一处平房外炊烟袅袅。透过窗户望进去,加工间内,身着工作服的加工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流水线上是热气腾腾、雪白软糯的年糕。眼下,村里的年糕加工正进入“高峰期”。

  “这里原来是村里加工番薯粉的,后来改成村里的年糕加工作坊……现在的食品坊更加正规了,健康证上墙了,还设置了更衣室……”走进院子,正在挑拣苔条的作坊员工和记者闲聊起小作坊的“前身今世”,一旁推着小车正准备晾晒年糕的村民热情地招呼记者,“快来尝尝,这里的年糕味道特别好!”

  经营紫微侯家食品坊的叫成舟波,“80后”的他在5年前投入50万元开启了创业之路,村民们习惯把这家食品坊称为“阿波年糕”。“从小爱吃年糕,特别是年底的时候,差不多每天的晚饭就是一顿年糕。”舌尖上最美的味道永远是“家乡的味道”,成舟波购置了磨浆机、年糕机等设备,并到宁波等地的工厂取经,细细研究醒米、打磨、揉搓、蒸米等每一道加工工艺,精确把握浸泡、醒发时间,水分含量等,希望生产出色泽如玉、久煮不烂、口感糯软又有嚼劲的舟山水磨年糕。

  “这里附近有优质、干净的饮用水源,这也是我们水磨年糕美味的秘诀。”成舟波说,为了保证年糕的品质,他们实行限量生产,一天加工量最多不超过1500公斤。此外,他们还做了真空包装,在方便运输的同时延长年糕的保质期。

  细细观察,小作坊内的“匠心”之举随处可见,除了地道的水磨年糕,记者还看到了黄色的年糕。“这是我们挑选新鲜南瓜切丝、磨碎后,和米、水按比例研磨后做出来的南瓜年糕,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大家对健康都很重视,吃的要求也高了。”成舟波的妻子黄苗琴负责小作坊食品的制作研发,她递给记者一袋真空包装的南瓜年糕,笑着说,“除了南瓜年糕,我们还尝试做了小葱年糕、小米年糕、海苔年糕、高粱年糕,没想到这些彩色年糕大家还挺认可的,成了网红,明年我们计划做黑米年糕、艾草年糕……”

  除了年糕,小作坊还在不同时节推出传统食品,清明节前后的青饼,端午节前后的粽子,立冬前后的团子……稍作改良后的口感,不仅让老年人忆起儿时的味道,让年轻人爱上传统美食,也让在外的游子尝到“家乡的味道”。

  因口感地道、品质优良,“阿波年糕”靠“口口相传”渐渐打响了品牌。如今,除了线下订制,小作坊还利用互联网将生意拓展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家乡的年糕好吃!”“是小时的味道,软、糯、劲道。”“味道很好,本地年糕,给个赞!”……线上的每一条评价,其背后都是一个个由家乡传统美食结缘的温暖故事。

  “现在村里做年糕的人越来越少了,如果以后孩子们都不知道做年糕的传统就太可惜了。”在成舟波看来,“家乡的味道”无法替代,因此每周末他取消了上门配送,而是迎接来作坊体验做年糕活动的学校研学团队、亲子家庭等,为他们现场讲解年糕的制作工艺和民间习俗。

  “吃了年糕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小小年糕有着大大寓意,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创业路上,成舟波和家人们匠心以待,通过勤劳的双手将这家小作坊打造成了“浙江省名特优小作坊”,不仅让自己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让“家乡的味道”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