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补齐短板 用心书写民生答卷

2019-12-16 08:39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记者 胡思佳 通讯员 毛燕芳 阳庆祥

229954_121653.jpg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客观要求。随着盐仓街道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补齐民生短板,让群众享受发展红利,成为盐仓街道面临的新课题。

229954_121654.jpg

  考 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日益增多。

  ——如何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提升服务和治理能力,为基层治理增添新动能?

  为群众服务,就是要着力解决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

  ——如何创新服务模式,打通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更加方便、高效地为群众服务?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如何依托当地资源,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困境?

229954_121655.jpg

  干部答卷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盐仓街道以群众诉求为抓手,将“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成效的标尺,深入了解服务对象所思所盼,针对群众最关心、基层最需要的问题,“沉下去”“接地气”“踏准点”,用心办好群众关键小事,补齐民生短板,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整合资源搭平台

  焕发基层治理活力

229954_121656.jpg

  “河道被堵住了”“小区对面广告牌倒了,存在安全隐患”……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我区期间,盐仓街道的“颜管家”微信群提示音不时响起,受台风影响,盐仓辖区多处设施受损,热心群众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布在了“颜管家”微信群中。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实地察看,紧急处理路面水浸、堵塞,树木倒伏、广告牌破损、护栏破坏等情况,杜绝安全隐患,并将处理的结果反馈在微信群中,高效的处理方式获得群众纷纷点赞。“颜管家”志愿服务品牌是盐仓街道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举措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管理面临的新课题也随之增多,城市治理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去年以来,盐仓街道持续推进“颜管家”志愿服务品牌打造,采取“党政主导+团委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模式,以街道、社区(村)两级干部为主体,扩纳党员志愿者、村(居)民志愿者、新居民志愿者、驻地军嫂等加入其中,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并在线上创建“颜管家”微信群。通过各部门联动的方式,第一时间发现并整改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治理问题,全力打造城市建设管理品牌。“我们‘颜管家’微信群成员通过将发现的问题以照片、视频、文字等形式进行提交,由相关部门、科室负责认领或派单的形式开展问题处理,形成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盐仓街道团工委副书记陈志超说,针对一些群众重复投诉或较难解决的问题,他们还加强与各部门之间互通互联,采取共同协商、联合处置等方式进行化解。
  陈志超介绍说,噪音扰民、环境脏乱,车辆乱停等是“颜管家”微信群中反映较多的问题。为确保问题有效落实,各项问题办理由辖区“两代表一委员”及群众负责监督,采取精确研判、及时跟进、协调指导、动态掌握等方式,缩短工单办结时长,核实率、按期答复率均达100%。
  此外,盐仓街道还积极探索指导建立社区事务听评会制度,并率先在惠舟社区推行,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物业工作人员等参与社区事务决策,解决住宅小区创城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小区衣物乱晾晒,杂物乱堆放……一个个难题经过众人评、众人议、众人治,很快得到了落实和解决,辖区面貌焕然一新。
  创新服务模式 让群众少跑腿
  “我家要进行房屋翻建,地基需要加高,不知道要走怎么样的流程……”5月20日,是盐仓街道“三服务”流动工作站驻点虹桥村便民服务中心的日子。一大早,村民冯女士来到该便民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咨询农村宅基地审批等方面问题。在了解冯女士的相关诉求后,盐仓街道城建办副主任傅远琦与虹桥村工作人员现场勘查了她家的房屋现状、收集相关审批资料,并帮她办理了审批申请。“以前要一次次跑街道咨询、办理,现在工作人员直接到家里查看,让我们可以少跑几趟。”冯女士满意地说。
  “办好群众心头难题,就要求我们‘沉下去’,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他们需求办到‘心坎上’。”盐仓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俞舟娜介绍说,今年5月,该街道设立“三服务”流动工作站,抽调城建、经贸、社发、司法、农业农村等办(所)业务骨干能手,定期深入各社区(村)开展建房审批、民政法规、拆迁安置、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等政策咨询、手续办理等服务,实现工作服务到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群众满意在一线。
  同时,该街道服务工作站还实行“以需定制、上门服务”,在了解各社区(村)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定制服务活动计划,通过“盐仓关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服务公告,实现“需求征集—制定计划—发布公告—现场服务—问题反馈—整理归档”完整循环,让居民在“家门口”享用“服务套餐”。“三服务”流动工作站组建以来,已开展服务25次、接待群众235人次、调解纠纷3起、解答群众问题47个、办理业务32项。
  除了设立“三服务”流动工作站,盐仓街道还不断创新改革服务事项办理,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原先办理《生育登记服务卡》时,按规定必须携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才能办理,但往往有当事人存在证件携带不齐全的情况。”盐仓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朱邦权介绍说,他们通过相关平台查询,并向当事人所在社区(村)进行电话询问等,确认情况属实后,为当事人现场办理业务,减少其多次跑的麻烦。
  针对辖区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等情况,该街道还对流动人口子女量化入学申请办理事项简化办理流程。原先办理此类事项当事人需要提供其户籍地证明,还要根据户籍地开具的婚育证明,到居住地社区(村)重新出具证明,并到街道卫健办核实盖章。如今当事人只需携带身份证、户口簿、《浙江省居住证》即可实现办理。
  今年以来,盐仓街道进一步梳理调整“最多跑一次”群众办事清单,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调整为264项,共受理便民服务事项7600件,日均受理30件,按时办结率达100%。
  增强“造血”功能
  推动强村富民

  走进位于盐仓街道虹桥村的原村委三层办公楼,屋内亮亮堂堂,屋外粉刷一新,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据介绍,今年,虹桥村对辖区废弃、闲置的房屋实施排查,在完成相关手续后启动对该处房屋的改造,目前改造已经完成,待验收通过后,将用于对外出租。这是盐仓街道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一个缩影。
  “我们街道部分村的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发展也因而受到限制。如何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俞舟娜介绍说,为促进经济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街道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帮助他们理思路、把脉子,寻找能自我“造血”的发展新路子。
  在对虹桥村村级集体经济实施帮扶中,专项工作组通过多次研讨,确定以盘活闲置资产的方式,增加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专项工作组帮助我们村确定了2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分别是对原先废弃的虹桥轧米厂和原村委上世纪80年代三层办公楼进行改建。”盐仓街道虹桥村党委书记练国平说,在项目立项、规划、审批、招投标等环节上,街道均安排专人负责对接上级部门,减少审批环节,节省时间。目前2个项目均已完成建设,进入验收阶段。
  “原先这两处物业用房因房屋破旧不堪,导致周边环境相对不佳且造成了资源浪费。”练国平说,明年通过招投标两处物业用房将全部用于经营出租,预期年可增集体经济收入15-20万元,在改善辖区面貌的同时,也激发了该村发展活力。
  除发展物业经济外,盐仓街道还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等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漫步在盐仓街道新螺头村黄沙岙,原先道路一侧沿线堆放的杂物垃圾,已被停车场与“山海新螺头”村口景观节点等所取代,道路沿线、村民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绿化景观,整洁的村居环境获得村民的点赞。
  黄沙岙位于新螺头村西南面,环山抱水,背山面海,风光旖旎。“原先这里虽然环境优美,但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创业,房屋闲置较多,人气不足。”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盐仓街道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根据该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制定发展计划,重点对黄沙岙实施乡村环境整治,完善辖区基础设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依托独特的山海资源优势,该街道还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共同盘活、开发闲置房屋、土地,发展美丽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近年来,盐仓街道以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为目标,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物业经济、兴办服务实体、开展土地整治、有效利用资源等途径,确保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群众评卷
  立足群众诉求办好民生实事
  民生,小至一厘一毫,大到千家万户。寻找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是深化“三服务”活动的题中之义,更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体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群众的诉求更为多元化。盐仓街道转换服务视角,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围着群众转,奔着问题去,沉到一线干,回应好民生新关切,办好民生实事。
  建立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颜管家”服务平台,在做精做细做好服务的同时,让群众说话,让群众说得上话,让群众说话管用; 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让群众体会更多的获得感;创新工作载体,打通“群众服务一公里”,让群众办事更便捷……一件件惠民举措落地生根,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到实处,体现着街道党员干部的初心与担当,也让群众在一点一滴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