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最可爱的人 ——听志愿军老兵讲述战斗故事

2021-04-07 09:15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记者 尹倩倩 通讯员 蔡瑜莹 倪燕君

1613612659362_奋斗百年路 楷模.png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1年前,一群最可爱的人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经记者多方查证,有5000余名舟山青年报名参加志愿军,970人入伍。记者近日拜访了多位已经八九十岁高龄的志愿军老兵,听他们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
  “战场上,我们毫不畏惧”
  现年94岁的昌国街道居民应阿宝,是一位志愿军老兵。记者到他家拜访时,老人从里屋小心翼翼地取出木盒,里面装着他最珍贵的记忆———入朝纪念章、和平鸽纪念章,他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来回抚摸它们。
  “我是二野的炮兵,参加完解放重庆的战斗后,于1951年初随部队入朝作战。”应阿宝说,那时鸭绿江大桥被炸断,部队冒着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连夜从封冻的江面上走过去的。他回忆道,当时美国的一个军可以装备1500门火炮,飞机多到数不清,而他们刚入朝时带的82毫米的迫击炮,最大射程不过2000多米,连对面的山头都打不到。“后来用上了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这家伙打得远。我们就拼命装弹,拼命打,让敌人也尝尝炮弹的滋味。”说到这,应阿宝不由得提高了音量,志愿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创造出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经验。
  朝鲜战场上,应阿宝经历的第一场胜仗是部队在军隅里取得的一场大捷。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他所在的连队在行军途中发现一个小镇,摸清敌情后确定是敌方的一个后勤基地,上级果断决定打下这个镇子。面对敌人的火力优势,我军依托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紧紧抓住敌方突击力、近战能力不强的弱点,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先后攻入镇子。应阿宝说,有的战友抱住敌人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有的利用视野盲区匍匐前进将炸药包塞入敌坦克履带。依赖武器的美军,哪里见过这样拼命的打法,渐渐地镇子里的敌人陷入混乱、四散逃离。
  在应阿宝的记忆中,每次战斗打响前,连队里喊得最响的一句话就是“我上,我上!”。虽然大家知道随时都有可能牺牲,但他们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听党指挥,往前冲。随着战事的推进,他们毫无畏惧,一路高歌猛进。
  “跑步前进,包围敌人”
  走进白泉镇米林村,在温暖的阳光下,一位老人缓缓行走在村道上。他是志愿军老兵刘方恩,现年91岁。“我走路锻炼呢,呼吸新鲜空气。”刘方恩说,入朝作战是他有生之年唯一一次出国。
  “解放前,我给地主当长工时没少挨打,舟山解放了,我就瞒着家里参了军,和村里许多年轻人一样去保家卫国。”刘方恩说,当时村里报名参军的一共有10人,1951年12月,他随部队开赴前线。那一年,几十年不遇的严冬伴着暴风雪横扫朝鲜北部,夜间最低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为了能够将战斗的胜利扩大化,不让敌人有生力量逃脱,部队需要长时间的急行军,跑步前进进行穿插包围。
  刘方恩告诉记者,部队选择在夜里行军,大雪没过了膝盖,脚和鞋都冻在了一起,天一亮就在路边的壕沟里休息,遇到下雨天,冰雨拍打在脸上顺着脖子往下淌,湿透的棉衣就变成了冰衣,冻得全身麻木。“不幸就发生在班长身上,我们行军时,他就离我十几米远,一脚踩在了美军埋下的地雷上,弹片击穿腹部,牺牲在了战场上。”刘方恩难掩伤痛地说,都是那么年轻鲜活的生命,前一秒还并肩战斗,下一秒已是血肉模糊。
  为了削弱敌人火力优势,战士们还要将用于防御敌人炮火攻击和空中轰炸的“猫耳洞”,改建成既能屯兵、屯物,又能适时进行反击作战的坑道工事。“我们用刺刀掘、铁棍敲,有的甚至用手挖。大家都明白,挖工事能保存自己,杀伤敌人。”刘方恩说,大家把石头一块一块地掀起来,用手把土一捧一捧地捧出去,手指头磨得钻心的疼,一个坑道往往要挖上很久才能完成。在构筑坑道工事的同时,他和战友还冒着敌人炮火,捡哑弹,取出炸药备用。
  1953年7月25日,刘方恩所在连队接到了上级“准备作战”的命令,战士们跃跃欲试,眼看战斗就要打响,却又来了停战命令,原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了。
  “激战107高地,人在阵地在”
  一本泛黄的相片,唤醒了志愿军老兵蒋海龙70年前的记忆。他的故事要从一张黑白照片说起,那是1952年,18岁的他穿着军装,嘴角微微上扬。
  他轻轻抚摸照片告诉记者,那时战友们大多不过20岁的年纪,最小的才15岁,和现在的“00后”一样风华正茂。
  到达前线,蒋海龙所在部队进入了指定地区———107高地,主要任务就是抢修阵地工事。蒋海龙说,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大家被迫转入坑道作战,这比阵地战更艰苦、更困难。炮弹带来的强烈冲击波撞击着坑道,不少人磕破了舌头、嘴唇,坑道内弹药、粮食、药品等物资极为匮乏,在缺乏酒精和绷带的情况下,伤员们为了不影响战友的战斗情绪,任凭伤口发炎腐烂,强忍疼痛、不吭一声。
  白天,敌人在飞机的掩护下,时常借机向107高地猛攻;一到晚上,蒋海龙和战友们就开始挖坑道、储物资。敌人多次冲锋未果改变了打法,开始进行严密的封锁。没有炮火支援,弹药得不到补充,还有饥饿和干渴的威胁,蒋海龙和战友就将死去战士的武器和弹药都集中在一起。“在数次反扑中,我看到战友从敌人尸体上解下手雷,滚入敌群,拉响手雷与他们同归于尽。”蒋海龙说,战友的牺牲更激起了大家杀敌的勇气,他们以坑道为掩护,避开敌人火力,依托居高临下的地形,趁有利时机主动出击,直到增援部队赶来,坑道里只剩下了3个人。
  停战后,蒋海龙和战友们没有立刻回国。“朝鲜在战争中损失太多,满目疮痍,几乎没有完好的房子,我们就留下来帮忙搞建设。”蒋海龙说,1956年2月他从朝鲜撤回国内,同年4月复员回家。
  【记者手记】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对志愿军老兵感人事迹的每一次深情回望,都是思想的提纯和精神的洗礼,都是初心的感悟和信念的传承。这既是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初心本色,也是一笔启迪后人、催人奋进的精神财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