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红装爱武装 ——走近全国女民兵代表蒋荣花

2021-04-16 08:55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记者 黄婷 通讯员 王思涵

  61年前,首届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时年21岁的白泉镇金山村村民蒋荣花作为定海唯一一名女民兵代表,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细数往事,凭借着一股子冲劲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一腔热血,蒋荣花在靶场上苦练本领、在劳动中艰苦奋斗,铮铮傲骨、不负时代。

  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个是当时打靶培训时拍的合照。”在蒋荣花家中,她和几位年龄相仿的老人围坐在一起,回忆着桃李年华时的女民兵故事。

  1958年,在“全民皆兵”的号召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大办民兵师”的热潮。当时,金山村决定组建一支女民兵队伍,蒋荣花积极报名参加,还发动身边的姐妹、朋友一起加入队伍。就这样,一支由12名女子组成的金山青年女民兵队成立,这也是当时舟山地区的首支女民兵队伍。

  除了要完成家里的农活,12名女民兵还得去部队报到,练习射击。蒋荣花回忆说,她们由“洛阳营”负责训练,一季度集中训练7天,每天打靶至少8小时,以作为部队后备军之用。凭借着一股子不输男儿的韧劲,在刚接触打靶训练的第一周,她们收获了“射击满堂红”。在队友蒋苏菊的印象中,每次打靶,身为队长的蒋荣花总能命中十环,让大伙特别佩服。同年,蒋荣花和队员林菊芳一起前往省里参加小口径射击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女神枪手”的美名逐渐传开。

  1960年对于蒋荣花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一年,她从杭州坐火车前往北京,参加全国首次民兵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国防部还奖励她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一支特制钢笔。

  把青春献给祖国

  4月,春雨淅淅沥沥,蒋荣花家院子里,矮矮的暖棚还未拆除,青菜等当季蔬菜长势喜人。

  “她是个闲不下来的人,一直都是。”林菊芳这样评价蒋荣花,满头银发却依旧保持着“手里有活儿”的习惯,这绝对和她年轻时的经历密不可分。

  “我们那时候20岁左右,都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林菊芳说,转变发生在她们成为女民兵后,除了完成白天分配耕种任务外,女民兵们还要在晚上参与守夜巡逻。每晚每两人一组,在村庄中彻夜巡逻,查看可疑人员,看管食堂、供销社等公有财产。当时路边没有路灯,她们壮着胆子背着枪,一圈圈地完成夜巡任务。蒋荣花作为她们的队长,安排执勤、分配任务,事事带头,可以说是她们的“主心骨”。

  当地有修建水库、挖河道、收割夜稻等工作时,她们和男民兵们一起冲在一线、干在一线。“那时候我们做这些都是义务的,因为是为社会建设作贡献,大伙都非常积极。”蒋荣花回忆说,即使是冬天,寒风冷冽,她也和所有的男民兵一样,光着脚下到库塘挖土,推着平板车,来回运送挖出的泥土和修建水库用的砖块。收割稻谷时,她手脚被割开口子,简单包扎后又投入到劳动中去。

  “有时候因为没休息够,饭桌上端着饭碗都能睡着,家里人心疼我让我眯一会儿,我没有同意,赶着去干活。”蒋荣花说,即便再让她选择一次,自己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加入女民兵队伍,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凭借着当时优异的表现,蒋荣花获评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后改名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吃苦耐劳不能丢

  在年龄、现实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尽管早已经卸下了女民兵的光环,但作为一名有着60余年党龄的党员,蒋荣花始终不忘自己的身份,与时俱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

  “我学历不高,但我始终坚持学习,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蒋荣花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她积极配合白泉镇金山村的工作,带头入村宣传国家各项政策,遇到村民发生矛盾纠纷时积极协调。“前几年我们清理溪坑,她知道以后也跟着我们一起清理。”白泉镇金山村工作人员说,只要村里哪儿需要她,哪儿就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蒋荣花时常教育子女,即便是现在生活富裕了,也不能丢掉老一辈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做事做人要注意搞好团结。如今,老人家庭和睦,子女们也都有着各自的事业。老人说,看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同胞参与新农村建设,她相信,新农村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