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收入到线上日均80单——小媳妇火锅店的“触网”之路

2020-03-12 10:46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汪超群

  危中寻机的奋斗故事

  编者按: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影响了广大市民的生活和企业生产。面对困境,许多从业者并没有一味等待,而是在倒逼中求新求变,在磨砺中闯出新路。今起,本报推出“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复工复产·危中寻机的奋斗故事”系列报道,记者关注岛城商贸、物流、水产等不同领域的从业者,体验他们生产自救突围的心路历程,分享他们危中寻机的奋斗故事,希望能为同样遭受困境中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借鉴,重塑信心,迎难而上,闯出新路。


  刘育群(左)在和银泰百货工作人员接洽,参与“线上满减”活动。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餐饮业的打击首当其冲。食材外卖、灶具租赁、无接触配送……阴霾下,一些商家纷纷找寻“重生”之路,小媳妇火锅店经营者刘育群就是其中一位。

  3月7日,堂食开放后的第一个周末,店里人手紧张。上午,刘育群从定海城区驱车前往长峙岛,回收顾客点火锅外卖时租赁的灶具;中午,又到新城门店“督查”进店顾客测温、登记及重点区域消毒情况;回到家已是下午1时。

  初见刘育群,纤细高挑的身形,可爱秀气的脸庞,梳一头马尾辫,说话声音爽朗,很难想像眼前这位35岁的重庆妹子,已是舟山7家火锅店的老板。在定海一家门店,她跟记者聊起了抗疫中小媳妇火锅店转型自救的故事。

  19岁从重庆来舟山打拼,做过餐饮服务员,后与身为厨师的丈夫一起创业,刘育群以一家只能摆下4张桌子的小店起步,创立了“小媳妇火锅”品牌。火锅店生意不错,年前一直忙到十二月二十九关门。原计划正月初三营业,可因为疫情,一切似乎都变了:餐饮店停业,大家都宅在家里,更别提吃火锅了。

  7家门店,一个月的店面租金和仓库租金要40万元;跟着打拼的100多名员工收入如何解决?万一被疫情感染怎么办?年前和供应商结清了100多万元的货款,银行贷款要还,库存积压又大……作为火锅店老板,一直忙到内心无比焦灼。门店迟迟不能营业,刘育群整宿睡不着觉。等不是办法,必须找出路。

  火锅能不能外卖?有没有市场?刘育群决定试一试。在紧急采购了一批打包盒、一次性手套和新鲜蔬菜后,2月4日,小媳妇火锅外卖上线了。第一天推出4种套餐,每种套餐送2罐饮料,还免配送费。许多老顾客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一消息后,纷纷打电话来下单,首日她就接了28单。

  为了让员工不掉队,每接到一单,刘育群就将顾客信息发到微信群里,由就近门店负责备菜、配送,距离远的地方她自己开车去送。考虑到不是每个顾客家里都有火锅灶具,她陆续从各门店卸下近100套电磁炉和锅,采用押金方式免费租赁给顾客使用。她还专门请人优化了微信公众号,增设外卖点餐服务,理顺了整个线上运作体系。

  战“疫”期间,配送员出发前、回来后,连同打包箱都要进行一次全面消毒。火锅外卖一律放在小区门岗,全程无接触配送。

  “在线下零收入的情况下,线上日均有80单左右,周末能接到100多单。”刘育群说,一个月下来,有苦有累,但也收获很多:下雨天记错地址很久才送到时,顾客非但没有责怪,还下楼帮忙提;还有顾客吃腻了家常菜,收到火锅外卖时连说了10个谢谢。这些都让她心里暖洋洋的。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商机的出现,让她更坚定了自己做的事:部分火锅灶具租出去后一直没有收回,这群顾客隔几天就会点一次火锅外卖;还有人用着觉得好,索性把电磁炉和锅买了下来。

  “我们把爱送出去了,同样也收获了更多人的爱。没想过要用这种方式去赚钱,但商机往往就在这种时候出现。 ”随着线上客户的日益增多,她从网上定做了1万个打包盒、1万张台布,网购了几十个一体式电磁炉、几千个酒精炉,准备专攻火锅外卖。

  3月4日上午,正和各门店负责人开会讨论如何提升外卖服务时,卫生部门来电通知,可以堂食了。

  激动高兴之余,刘育群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当天下午,她挨个巡视门店,督促员工全方位消毒,并通过各种渠道采购了一批消毒水、喷壶、额温枪和口罩,当晚还特别组织了一场堂食期间员工防疫培训。

  3月9日中午,记者在新城小媳妇火锅店再次见到刘育群时,她正在和银泰百货工作人员接洽 (见图),参与商场“线上满减”活动,以吸纳更多客流。

  “现在堂食顾客数量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每天的营业额算上火锅外卖只有过去的一半,处于亏本经营。但无论如何困难只是眼前的,店开着就有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刘育群打算新注册一个品牌,专门做线上火锅,年内计划再开2家门店。

  ■记者手记

  以变应变化危为机

  疫情之下,餐饮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像刘育群一样的岛城餐饮人,面对困难并没有自乱阵脚,而是迎难而上,危中寻机,努力“自救”。

  虽然疫情无情,但消费者希望吃到安全可口饭菜的需求始终未变。这也倒逼一大批实体餐饮从业者按下优化升级的启动键,开拓服务新模式,挖掘线上市场,将营销思维从研究“怎么卖”,转变为回答“为什么买”,在求保住品牌、保住生意的同时,闯出了一条新路,实现了疫情洗礼后的“重生”。这也正如刘育群所言,没想过要用这种方式去赚钱,但商机往往就在这种时候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