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你准备怎么过?

2019-04-06 14:00 来源: 作者:南宫

  又是一年“清明祭”。在“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传统孝道观驱使下,丧葬被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入土为安”理念延续了上千年,给逝者“一处坟茔”并加以厚葬,长期成为生者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的主要途径。但丧葬文化的建立从来都是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密不可分的,虽然传统的“墓祭”有其存在的精神土壤和历史基础,因此时至今日,在诸如土地资源稀缺等现实问题面前,传统丧葬文化的“移风易俗”是不可避免的,一些以往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丧葬观念受到了巨大冲击,燃放爆竹、焚烧纸钱等与消防安全、生态建设相悖的传统风俗也被当做“陋习”逐渐抛弃,当今社会普遍倡导的“节俭治丧、生态殡葬、文明祭扫”的丧葬文化因其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所以更容易被现代人普遍接受。

  “节俭治丧”有两层意思。其一,他体现的是“厚养薄葬”的孝道观念。“生前一回孝,胜过灵前百声嚎”。传统的“孝文化”精髓应是鼓励最大限度减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伦悲剧,是大力主张“重视生命的过程,而不是结局”,而“薄养厚葬”的病态观念则与此背道而驰。丰祭不如厚养,孝道注重当下,这些正是节俭治丧的前提。其二,他体现的是简花费、富文明的时代风尚。厚葬的厚,厚的并不是财物,而是情感。“节俭治丧”既避免了因铺张浪费给社会资源造成的损害,减少了封建恶俗对丧葬文明的荼毒,也从一定程度上对因为一刀切的薄葬导致的情感的缺失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了民风冷漠和文明倒退。

  “生态殡葬”则是一种前瞻性的多元化殡葬形式,倡导将骨灰埋于土地或撒向大海,取意“人生于自然又葬于自然”,体现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和传承延续。树葬、草坪葬、花盆葬、壁葬、海葬等绿色殡葬方式正在被更多人接受。许多地区还结合了地方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突出殡葬活动的功能性和文化性的关联,优化了一些葬前丧仪、居丧守孝、祭祀亡灵等仪式,使得具有地方特色的丧葬文化得以延续。

  在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等低碳祭祀或零碳祭祀方式已蔚然成风的今天,“文明祭扫”不仅是对祭祀活动的理性表达的推崇,更是祭祀活动品质的提升。一方面,覆盖全社会的多层次殡葬救助保障体系正在完善,围绕殡葬产业的社会公共服务也在不断优化中,比如有些墓园设置了“天堂信箱”,祭扫的人可以通过墓园免费提供专用信笺和笔,书写对亲人的怀念;另一方面,祭扫活动的私密性和个性化被更加重视,一些民众自发组织家庭追思会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总而言之,“清明”作为体现中国人祭祀文化的重要载体,围绕信仰传承、重视人伦的祭扫、缅怀、追思的节俗礼仪延续至今,祭祀属性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围绕“清明”丧葬、祭祀内容的相关事宜,不论是中央和地方,在制定相关政策之前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公序良俗和大众心理,而众所周知,“清明”不仅仅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是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典型的祭祀文化和物候变化的特殊性让他兼备春祭、踏青两大礼俗主题,对传统节气文化的弘扬,对插柳、祓禊等传统民俗活动的复苏与传承,以及对农耕文化资源的挖掘也理应被提高到更高的层级,这才是过好“清明”的要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