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农业 让乡村振兴有底气

2020-04-20 08:54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记者 顾晨艳 张真 陈炳群 通讯员 裘晶晶 文/摄

3307339846_15234395670_1586260246847_美丽定海示范县创建.jpg

  品质农业是指以农业规模化、区域化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以名优品牌创建、产品质量认证为标志,以农产品优质安全为核心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当前,我区以实施农业提质工程为抓手,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品质化生产,生态品质海水养殖、生态品质蔬菜、品质茶叶建设加快推进,促使农业整体发展由“重规模”向“提品质”转变提升,为美丽定海示范县创建添砖加瓦。

  有机茶叶“泡”出高品质

  山风徐徐,沿着蜿蜒的山间公路驱车而行,在海拔近500米的五雷山顶,坐落着舟山市五雷禅茶茶业专业合作社的茶园。90亩茶树郁郁葱葱,10余名采茶工正娴熟地采摘着茶叶。“我们这里种植的以鸠坑种为主,没有施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标准。”该合作社负责人张忠达告诉记者,他们一直按照有机茶园的方向在打造,在茶树的种植管理上,采购有资质企业生产的有机肥料,保证没有添加抗生素等物质,采用人工除草,避免喷洒农药,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在茶叶的制作上,该合作社还具备SC认证的工厂生产标准。

  “受疫情影响,今年茶叶市场普遍低迷,但依托有机茶园的打造,我们在线上平台的茶叶订单依旧不断。”张忠达兴奋地告诉记者,在茶叶采摘旺季,每天的订单就有上百个,有些本地买家甚至主动上门采购。

  除舟山市五雷禅茶茶业专业合作社外,位于小沙街道的舟山市定海区茶岭墩茶叶专业合作社也通过标准化茶场改造升级,对设备进行更新,进一步提高制茶工艺,实现了茶叶品质的提升。

  在部分茶叶种植主体改造老茶园、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向高品质发展的同时,区农业农村局也针对茶叶生产与茶产品开发落后问题,成立了定海山茶叶集聚加工园区。“目前,全区共有10余家规模茶叶种植主体,种植面积2600余亩,但部分茶叶种植主体存在加工技术相对落后、茶叶品质总体不高等问题。”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该集聚加工园区将整合全区茶叶生产与技术资源,帮助小规模茶叶合作社进行集聚加工,通过“合作社+集聚加工园区+茶叶种植主体”的方式,推进茶叶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与产后销售推广的相互合作,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

  此外,我区还重点研制和推广了定海区域公共茶品牌———“定海山”系列茶产品,开发定海山芽茶、定海山红茶两款合作社授权产品,并积极支持其他茶叶种植主体开发定海山系列产品,如舟山市品心茶业有限公司建设完成定海山白茶加工基地,开发出定海山白茶、东海白龙球等产品;舟山市定海翁洲春裕茶叶专业合作社成功开发定海山翁洲春芽……未来,该局还将继续支持茶叶种植主体发挥定海茶园生态资源优势,加大有机茶的培育和生产,并整合定海茶叶推广资源,在包装设计、质量标准制订和品牌宣传服务上下功夫,助推定海茶产业不断向高品质发展。

  海水养殖“治”得优生态

21.jpg

  走进位于环南街道的全区首个循环水养殖示范点———定海盘峙水产养殖场,工人正在安装过滤机、蛋白分离器、制氧机等循环水养殖的相关设备。“这是我们养殖场为试点循环水养殖模式购置的新装备,经过调试后,即将投入使用。”该养殖场负责人周高民告诉记者,循环水养殖是一种尾水零排放养殖方式,通过过滤、分离、消毒等一系列操作后,尾水可以再次循环进入池中,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较于传统的养殖模式,循环水养殖模式具有节水、节地、提高产量三大优势。”区农业农村局渔业产业科相关负责人说,循环水养殖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利用高科技去除养殖对象的代谢产物和饵料残渣,使水质得以净化,实现重复利用。同时,采取增氧、控温及自动水质监测等措施,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养殖过程中,全程不和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不受病菌感染和周边环境的污染,无需投放各种药物,能够确保水产品的质量。

  “不仅如此,循环水养殖还能有效解决尾水排放不达标、近海污染等生态问题,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是一种绿色的养殖方式。”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试点循环水养殖,正是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减少养殖污染排放。

  除了循环水养殖模式,该养殖场还引入了另一项新技术———尾水处理技术。记者在尾水处理区域看到,这里划分有沉淀区、消毒区、曝气区、生物综合处理区等多个区域,正在运作中。周高民说,养殖产生的尾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就会进入消毒区和生物曝气区,让尾水获得足够的溶解氧,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使池内微生物在充足的溶解氧下,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充分氧化分解,最终进入生物综合处理区,经过生物净化后达到排放标准。

  试点循环水养殖模式、推广尾水处理技术是近年来我区加大生态品质海水养殖的两大举措。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海水产养殖在发展空间及环境质量等方面都受到较大影响,如何提升海水养殖产品品质,成为农业农村部门面临的一道难题。为此,区农业农村局在引进先进海水养殖技术的同时,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科技创新等,实施高标准围塘改造,进一步提升养殖基础设施,集中力量开展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改造了一批高标准的养殖塘和大棚养殖池。此外,不断加强养殖产品质量管理,规范养殖饲料和药品使用,开展对其药物使用情况跟踪监测和药物残留抽样检测,在规模化养殖单位配备水质检测设施设备,并开展养殖产品源头追溯管理,鼓励养殖企业配置“二维码”追溯系统,要求销售产品出具合格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源头可查。

  截至目前,全区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海水养殖产地12个、产品11个,面积274.592公顷,形成了国家级建康养殖示范场7家,省级建康养殖示范场3家,培育了大满、绿源和大巨等市区农渔业龙头企业。

  果蔬产业“擦”亮金名片

22.jpg

  “吱吱吱……”打开运维客户端,点击制冷设置,大棚顶部的卷膜就自动运转了起来。在位于小沙街道的舟山市定海丰润园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傅世銮向记者分享了一个“黑科技”———自动卷膜器远程遥控大棚的过程。“我们合作社一共有10多个大棚,每次开、关大棚,需要工人手动操作,整个过程需耗时2个小时。现在只需在手机一按,七八分钟就可以完成,实在太方便了。”傅世銮说,有了自动卷膜器,能够随时调整大棚的温度和湿度,还能节省劳力用在果蔬种植上,提高种植质量。

  近年来,我区大力引进智能化设备助力现代农业发展,自动卷膜器、肥水一体化设备、喷滴灌等农业机械和技术逐渐进入了合作社,为高品质农业提供技术支撑。记者在舟山市定海双桥丕杰家庭农场看到,农药残留检测仪、土壤养分检测仪、太阳能虫情测报灯、蔬菜保鲜库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同时,该合作社还采用了水肥一体化系统、高温闷棚、性诱剂杀虫等技术措施,极大地减少农药与化肥的用量,促进绿色种植发展。负责人刘丕杰告诉记者,这些高科技设备的使用,进一步促进绿色种植业的发展,对农产品品质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利用智能化设备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只是我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提升农业基础设备科技含量,并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实现农产品市场高价值的有效载体,着力打造定海山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定海山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服务优质农产品生产主体,提升我区优质农产品知名度的重要方式。”区农业农村局农业产业发展科科长张真真告诉记者,他们采用邀请制的方式,选择了在我区具有明显品质优势,又能在品质控制方面具有良好信誉度的主体进行了定海山名优产品的开发,根据所确定的其中最为精品等级的产品,配套相应的包装和宣传,以促进果园的产品向精品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舟山市定海区舟大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大棚枇杷精品礼盒、舟山市定海区小沙怡然生态家庭农场的火龙果精品级礼盒、定海白泉河东林家果艺园的皋泄香柚礼盒……截至目前,杨梅、柑桔、香柚、火龙果、桃、草莓、梨、枇杷、西瓜等10个品种的20余个主体已与定海山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相结合,在推进我区农业生产主体产品优质化精品化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我区还通过参与浙江农业博览会、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举办夏季精品瓜果展销会等方式,推动优质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助力农民增收。

  “我们打算进行线上线下的一个结合,继续扩大定海山区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张真真说,他们计划在今年开一个线下体验店,将定海特色农产品放在体验店中,让市民更多地了解本地农产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