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十年——直通新时代”系列报道(1)

2019-12-25 10:16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

  站在“桥头堡”展望,梦想之卷正舒展

  “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十年——直通新时代”系列报道(1)

舟山跨海大桥(本版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2009年12月25日,舟山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这条让千岛之城一步跨越天堑,联通大陆的主通道,至今已平稳运行10年。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舟山跨海大桥寄予厚望,2003年他指出:“连岛大桥如果建起来了,对舟山的发展是一个根本性的推动。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舟山时专门考察了舟山跨海大桥。

  跨海大桥对舟山的发展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是关键性的。大桥的建成让岛城迎来千年未有的发展机遇: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先后挂牌,众多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重点项目落户岛城……此般种种,在往日可视为奇迹的大事件,展示这条梦想之路正在让舟山人登陆上岸、走向世界。

  12月23日,记者来到定海“桥头堡”岑港街道,采访大桥通车10周年所带来的变化。

岑港街道农民公寓房

岑港街道司前街干净整洁,靓丽一新

  ■大桥下,风光这里独好

  岑港街道册子岛上的集镇区,就在桃夭门大桥下。经历了一周的雨水洗刷,难得放晴,街道上颇有人气。两旁的房屋虽不那么规整,但显然有很多经过了外立面改造或是重新翻建,崭新亮丽,一座新装修后的文化礼堂尤其显眼。

  2007年,记者曾到册子岛采访。那时,桃夭门大桥才刚建成通车1年,连接的虽只是舟山本岛这一头,但摆脱舟楫之苦的册子岛,已经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

  当时的一位册子乡政府干部介绍说,在新世纪初,桃夭门大桥建设之前,册子岛上只有一家小规模的船厂,两家几百万元产值的建材厂、配件厂。岛内居民除了进厂赚取微薄收入,主要以小规模农业种植,海洋运输和海洋养殖捕捞为生。

  那么,如今呢?

  集镇区的街道格局,依稀还有原来的模样,但岛上的整体面貌已然大变样了。十多家海岛特色民宿、餐饮店在街旁鳞次栉比,鲜亮的招牌,仿佛带着新鲜鱼货的鲜香和醇厚的酒香。

  虽然已经过了旅游旺季,临近中午时分,很多餐饮店都纷纷生起灶火,预备待客。明岛鮸鱼馆的老板娘严爱君接二连三接到订餐的电话。“现在淡季了,不算忙! ”这位已过天命之年的老板娘笑呵呵地说着。她帮我们倒过茶水,表示稍有闲暇可以跟我们聊聊。

  很巧的是,2007年,记者就曾采访过她家,当时的店招还是“新明岛宾馆”,刚装修不久,是那时候册子岛上仅有的两家宾馆之一。

  ■桥时代,带动创业热潮

  “我家开餐饮店在册子岛上算是很早的,到现在都30年了。 ”严爱君爽朗地笑着回忆当初的情形。那时候,这位老板娘还待字闺中,到建材厂打工数年,实在承受不住那份辛苦,便外出学了做面点的手艺,回乡开早餐店糊口。

  那时候,岛上基本没别的餐饮店。居民收入不丰,农户和渔家到了饭点,自然回家吃喝,不会有这份闲钱进饭店。严爱君家的早餐店还连带住宿,主要招待的是那些进岛的钓鱼人。“交通不便嘛,进岛的人就得在我家店里吃饭、住宿。 6块钱一夜,我现在还记得。 ”她说。

  即便如此,这家店的收入也仅能糊口。“一天也就一两桌客人,外面买菜不方便,只能用自家种的菜、养的鸡鸭和一些小海鲜待客,有啥吃啥。 ”

  真正的变化,其实是从2006年左右开始的。那年1月1日,桃夭门大桥通车,一些修造船企业也纷纷上岛布局。全乡六家船舶修造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到了社会总产值的90%以上。 2006年,册子乡实现社会总产值3.3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39亿元。这分别是5年前的近3倍和近13倍。

  企业进来了,外来人口也一下子多了。用当地人的话说几乎就是一夜睡醒,发现在街上遇见三个人,就会有一个是外地人。全乡都已经很难再租到房子,房租迅速高企,成为一些家庭的重要收入。

  那年11月,新明岛宾馆开张,还是住宿加餐饮的模式。这是严爱君家第一次翻新装修房子,也成为岛上第三产业的先驱之一。大量的企业务工者、大桥建设者,成为店里的主要客流。“那时候,其实还没有明确的经营思路,等着客人上门,有啥吃啥。当然,也不用愁客源。 ”

  之后的2009年底,舟山跨海大桥通车,大量的建设者“撤退”了,原本是大桥建设前沿的册子岛,一下子成了“巨型桥墩”,严爱君也开始犯愁。眼看着一天到晚,车辆洪流从头顶呼啸而过,谁会来光顾桥下一家小宾馆的生意呢?

  ■十年间,小生意有大名气

  严爱君的忧虑很快被另一股客流冲淡了,还真有不少外地游客下桥来她家吃饭。按照她的理解,自家饭店的菜比服务区的好吃,价钱比景区的便宜,这是吸引游客的根本。

  但这些外地游客又与之前的工人们不一样,他们来吃饭,就会问店里有什么特色菜。“这回,有啥吃啥是肯定不行了,我们就动脑筋找特色,想来想去就找出一个‘鮸鱼十吃’,也就有了现在的明岛鮸鱼馆。 ”

  2016年,央视《味·道》栏目做了一期舟山海鲜专题节目,其中专门拍摄“鮸鱼十吃”。之后,明岛鮸鱼馆就成为不少外地游客的“打卡地”。去年,严爱君家投资100万元,再次翻建装修了房屋,还带动两家邻居也开起了农家乐宾馆。

  出身小岛的严爱君,虽然年过五旬,还是直觉敏锐,爱钻研。她会主动跟客人聊天,了解他们的喜好,也能从客人翻查手机的行动中,看出网络平台的重要性。如今,她对网络也是“门儿清”。“大桥开通这么些年,阿拉舟山是越来越开放了。像前段时间的世界舟山人大会,这么多有名气、有资历的舟山人都来推动舟山发展,阿拉这些做小生意的,当然也要改变思路,跟上时代发展。 ”严爱君说。

  近几年,岛上的民宿增加到20多户,农家乐、小餐馆10多家。不少商家也在试着出售鮸鱼产品。严爱君表示,别人想做鮸鱼产品,她很支持。自己一家做不完这个生意,要是能因此打造出属于册子岛自己的特色品牌,她乐见其成。

  ■桥头堡,产业新布局

  舟山跨海大桥通车10年,不仅是册子岛人感受到其中的发展变化,沿途的金塘、岑港乃至整个舟山本岛,都浸润在这种基础交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中。作为舟山本岛的“桥头堡”,岑港从曾经的“西部荒滩”,变成了如今的发展热土。

  “随着两座大桥通车,东西快速路建成,岑港已经成为本岛真正意义上的‘桥头堡’,作为陆上交通枢纽的价值就凸显出来。 ”岑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吕凌飞告诉记者,10年来,岑港街道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总量翻了四五倍,经济结构拓展面也更趋丰富,区域内已形成三大产业布局。

  其一是修造船和机械制造业。岑港的工业在大桥开通后迅速起步,如金塘的螺杆制造企业等,都在岑港选址,修盖厂房,拓展空间。大型船舶修造企业相继落户,目前平稳发展。

  其二是海洋产业。其中的精细化工、能源利用、环保资源型产业等,纷纷汇集岑港。

  其三是油品储运业。目前已建成的油品储库,储存量占了全市的近一半。中石化、浙石化、天禄能源、LNG项目等,都是近几年引进的重点项目,已经形成规模。

  基于这种产业布局,岑港已经成为定海区整体工业重镇,今年的综合税收超过2.3亿元,比去年增加120%左右。

  虽然不能说是舟山跨海大桥造就了这一切,但大桥恰是这一切成就的根源所在。没有这条陆上主通道,岑港就处在交通“毛细血管”的底端,“新鲜血液”很难进入。而如今,岑港则是交通大动脉的枢纽,这几年,市区重点工程纷至沓来,路、桥、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陆续上马或建成,其中就有大量的发展机会迎面而来,只看有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抓住。

  ■有目标,成本岛西部热土

  吕凌飞告诉记者,岑港街道利用大桥带来的发展契机和自身区位优势,已逐步形成发展定位,“三二一”的发展目标,已经相当明确。

  这里的“三”是指三个区块,分别是“能源区”,发展包括油品储运以及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环保能源。“物流区”,发展包括陆上物流与海运物流,最终发展为陆海联运。“海洋产业区”,在烟墩有一批土地,可供发展精细化工,在全市独一无二。“二”是指两条链。分别是油品产业链和大宗建材交易链。这是基于岑港油品储运和交通物流优势来打造的,同时还将成为鱼山绿色石化的保障基地。

  而“一”则是打造文旅基地。岑港的兴起,可以上溯到元代,历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借助交通便利的优势,可以把册子岛、里钓山、鸟岛五峙山、岑港的文化旅游资源串联起来,辅以岑港当地的特色种植业,成为舟山本岛西部一条全新的风景旅游线路。“如今,我们把岑港归结为定海的交通要地、工业重地、农业大地。”吕凌飞兴致勃勃地说,在大桥时代,岑港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成为舟山本岛西部发展瞩目的重点区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