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了!为何忘不了她

2021-06-18 09:02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记者 沈诗桥

  20年前,一心为民的白泉镇皋泄村原党支部书记朱缀绒在为村里规划水果基地时,不幸遭遇车祸,以身殉职。此后,每年清明节期间,该村党员群众代表会来到朱缀绒墓前参加祭扫活动,向老支书讲讲一年间村里发生的变化。

  生前,朱缀绒心系群众、忘我工作,千方百计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实现了皋泄村村民多年来打通东皋岭隧道的愿望,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她被省委追授为“一心为民的模范村党支部书记”,被全国妇联追授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

  1993年10月,43岁的朱缀绒上任皋泄村党支部书记时,全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民人均年收入仅1500元,村里还负债3万元。望着乡亲们渴望致富的一双双眼睛,朱缀绒白天在田头、山坡踏看,晚上到农户家里恳谈。她看准了果蔬种植的前景,定下了“果蔬兴农”的发展战略,并在村“两委”会上提出以皋泄香柚为突破口,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的构思。

  有了发展目标后,朱缀绒和大家一道忙着筹资金、建苗圃、育柚苗,一时间,皋泄村掀起了香柚种植热潮。“香柚树刚刚种下,头两年结出的果,苦的、酸的、淡的,什么味道都有。”村民袁位军回忆说,万事开头难,朱缀绒带着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试吃,筛选出好的香柚种苗。许多村民看到朱缀绒身上的这股拼劲,既感动又心疼。

  此后数年,在朱缀绒的带领下,村民们开荒山、建基地、扬品牌,皋泄村的香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到了2000年,该村“普陀山”牌皋泄香柚已经是全国知名的香柚品牌,还获得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银奖,年产量达到了8万公斤以上,其售价高出同类产品许多。

  发展皋泄香柚有效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但朱缀绒心里清楚,一条腿跑不起来,这得想其它办法。她在赴外地考察学习中发现,大棚蔬菜种植十分符合皋泄村的实际发展。“一个钢质大棚要2000元,在那时是全家一年的收入,谁都不敢轻易投钱。”村民袁兴意说,朱缀绒为了劝说他搭建大棚,天天到他家“蹲点”,一劝说就是两个多小时,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每天满脑子想的都是大棚和蔬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朱缀绒和工作人员苦口婆心的劝说,袁兴意和部分村民被说动了,村里的大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就这样,朱缀绒带着村民千方百计找致富门路,发展农业科技,引进钢质大棚123套,建立一线蔬菜基地1000亩,在几年内新建三面光渠道6500余米,建机耕路1750米,遮阳网47500平方米,建立了300亩省级蔬菜示范园区。到2001年,皋泄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4494元。

  鞠躬尽瘁 促成致富通道

  一岭挡道,如隔天地。东皋岭连接老虎山和沙子岗,形成了一个“U”字形狭长山岙,也阻隔了定海城区和皋泄村之间的交通。朱缀绒不知在这道岭上翻越了多少趟,切身体会村民们去城区买卖果蔬物资的辛苦。

  “兴建隧道,不仅有利于皋泄村每年4000吨草莓、香柚、杨梅、蔬菜等农产品进城销售,而且有利于舟山本岛东北部白泉、北蝉、干览等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连续三届区人大代表的朱缀绒一次又一次地将建设东皋岭隧道的议案提交到区人代会上。同时,朱缀绒又找到白泉镇的每一位市人大代表,多次请他们向市人大提议案,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登上东皋岭,实地考察的结论是,朱缀绒的议案正是实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使城乡协调发展的一着“活棋”。于是,东皋岭隧道建设工程在2000年正式开工。

  朱缀绒率先为隧道建设捐款2000元,全村党员群众也踊跃捐款,共筹集38万余元。未等勘测员、施工队进场,朱缀绒和工作人员先后组织举行村党支部、村民代表会议,引导大家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齐心协力,为隧道工程建设作贡献。“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的赔偿资金一下子下不来,缀绒书记就用自己的房产证做抵押,向信用社贷款6万元,还向别人借了4万元,给村里暂用。”村会计朱意庆说,村民知道以后,在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方面再也没有提过一个意见。

  在全村党员群众的密切配合下,隧道工程施工进展顺利。工程施工方负责人曾说,“我们走南闯北,在全国各地打过许多隧道,其他地方因用地、拆迁、平青苗多少有些矛盾。像皋泄村这么支持配合的,还是第一次遇到。”

  无私奉献 一心为公为民

  农民出身的朱缀绒为人质朴、勤俭节约。朱缀绒担任皋泄村党支部书记时,舍不得买新衣、舍不得吃顿好的。“缀绒书记只有一身出门穿的好衣服,还是重要场合才舍得穿。”村民每次看到朱缀绒书记穿着这套衣服出门,就知道她又要为村子奔波忙碌去了。

  朱缀绒制定了廉洁自律、民主监督、党员议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自己带头执行。她和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约法三章:村集体的钱谁都不能借一分,不能报销餐饮费,不能报销出租车费。在她的模范作用带动下,村党支部被评为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东皋岭隧道工程开工后,朱缀绒的儿子王旭安打算跟朋友合伙通过运石料赚点钱。于是他找到母亲,希望母亲能够为他提供“方便”。可是朱缀绒却对他说:“我不是不想让你赚钱,可是如果你去了的话,今后妈妈的工作怎么开展。”听到母亲这样说,王旭安表示理解,就此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朱缀绒担任村支书的9年中,从来没有为自己报销一分钱,为家人谋一份工作,可她接济贫困村民、捐助公益事业却总是那么慷慨,皋泄中学建校舍,她捐款500元;村里整修村道,她带头捐款1000元;村里的困难户收入微薄,生活难以为继,又是她自掏腰包为困难户提供生活物资。她去世后,家中还留下了7万余元来不及还清的债务。

  朱缀绒已经走了20年,但她那血肉相连忠诚为民的情怀,与时俱进富民强村的精神,锲而不舍顽强奋斗的作风和干净干事胸怀坦荡的品德,永远地镌刻在了东皋岭上,留在皋泄村民心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