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的“春天” 追寻红色记忆(三)

2021-04-14 09:03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记者 史峰 王茂华 朱凯华 通讯员 倪燕君

W020210209308535241220.png

  从放牛到参军入伍,从亲历解放到扎根定海,从干净干事到安享晚年……这是现年91岁高龄离休干部严万浩的人生轨迹。回忆过往,老人动情地说:“不能忘记党的恩情,没有党就没有我!”

  “在新四军,我感受到了平等和尊重”

  严万浩出生在宁波余姚,自幼父母双亡,11岁时他以放牛为生,地主只供应饭食,没有工钱。“那时候太苦了,填饱肚子都成问题。”白天放牛、割菜,晚上只能睡在牛棚的草垛上,下雪天还要赤着脚干活,非人的折磨让年少的严万浩得了关节炎,留下了病根。

  1945年,命运为严万浩打开了一扇门。那年春天,新四军在余姚一带活动,15岁的严万浩加入了新四军浙东纵队。由于年龄小,他被送到纵队司令部学习文化。“当时机要科的同志大多是从上海来的大学生,他们对人很和气,非常关心我。”严万浩回忆说,这些哥哥姐姐不仅教他读书写字,还经常省下口粮给他吃,在那里他第一次体会到被平等对待的滋味,尽管身处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段经历却成为他温暖的记忆。

  抗日战争胜利后,严万浩跟随部队北撤,一直步行至山东,继续战斗之旅。1948年,18岁的严万浩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肩扛重担的他相继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由于表现出色,他在淮海战役中获四等功一次,在渡江战役中获光荣证两张。

  “响应组织号召,我选择来这里扎根”

  严万浩跟随部队解放上海后,在部队教导队学习工商业管理,并协助开展剿匪等工作,之后又回到家乡余姚粮食局参加工作。一年后,定海解放的消息传来,严万浩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只身来到定海支援建设。

  “当时海岛条件艰苦。”踏上定海的土地,严万浩看到的是破旧的街道、倒塌的房屋,他只能靠番薯充饥,住宿条件也不好。但他没有惧怕困难,凭着军人的作风,扎根定海,活跃在多条战线上,先后担任过定海县粮食局副股长、定海城关粮管所所长等职务。

  当时,中共定海县委、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安定人民生产生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障粮食供应。“定海一向缺粮,大米都是从外地调过来,这些粮食要靠我们保管,再卖给群众。”严万浩说,最开始,定海没有粮仓,只能租用民房,但民房小质量又不好,有时被几万斤的粮食一压,地板就压坏了。

  后来,严万浩接管了部分废弃庙宇,将其改造成简易仓库。直到后来上级拨款建设粮仓,定海存储粮食的困境才得以解决。

  “年轻一代不能忘记党的恩情”

  在严万浩的公寓客厅墙壁上,悬挂着一张四世同堂的大合照。严万浩的夫人周士娟比他小两岁,年轻时在银行系统工作,分配到定海工作后,两人自由恋爱,结婚生子,携手走过了68年的风雨。

  “过去打仗的那些事,他都不说的。”周士娟说,丈夫为人低调,自己也是看中他忠厚老实、洁身自好的品格。上世纪七十年代,面对自己孩子去农村插队的情况,即使身处相关岗位,严万浩也没有为孩子做过任何安排。“我是穷苦出身,我们的下一代也要到艰苦条件中去磨炼意志品质。”秉承父辈吃苦耐劳、清白做人的精神,如今,严家后代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

  从食不果腹到衣食无忧,从断壁残垣到高楼大厦,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严万浩是时代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如今,他每天仍保持着收看时事新闻的习惯,聊起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的重大成果,他总忍不住赞叹党的伟大。“当时一起战斗的人大部分都牺牲了,他们没能看到新中国的成立。”严万浩说,他从放牛娃到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是党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年轻一代不能忘记党的恩情,要奋力前行、尽己所能,为定海发展、祖国繁荣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