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烧景陶”到乡村巨变 追寻红色记忆(二)

2021-04-02 09:38 来源:定海新闻网 作者:记者 史峰 王茂华 朱凯华通 讯员 邵珊珊

W020210209308535241220.png

  现年76岁的唐国胜,是土生土长的马岙街道团结村人,通过父辈口口相传,他至今没有忘记81年前发生在当地的“火烧景陶”(景陶为马岙旧称)事件。据《定海县志》记载:1940年9月,日军至景陶乡扫荡,焚民房2000余间。

  唐家街曾是定海历史上较为繁华的街巷之一。沿着老街,唐国胜边走边向记者介绍,当时唐家祖辈外出闯荡做生意的人有很多,因此这一带的大门大户也是名声在外,可惜都在这场大火中付之一炬。如今,街上唯有一处门楼和墙壁静静矗立,以“侵华日军火烧景陶遗址”的名义见证着这段历史。

  抗战时期,马岙曾活跃着一支抗日游击队,他们积极宣传抗日思想,多次组织农村抗日活动,令日寇很是头疼。“鬼子来扫荡,又查不出游击队的下落。”得知日寇要来,部分村民提前逃到了附近山上,唐国胜的姑妈来不及走躲在了家中,亲眼目睹了日寇的残暴行径。日寇用威逼、利诱、罚跪和棍打等多种手段,胁迫手无寸铁的群众说出游击队的下落,得不到口供的日寇恼羞成怒,下令纵火烧屋。一时间浓烟滚滚,火光映红了定海半边天。大火从上午8时一直烧到下午2时许,当地唐家、王家、干家等7个村庄2000余间房屋化为焦土,740余户村民无家可归,粮食、牲畜等村民家财也被日寇全部掠走。

  现如今,唐国胜在闲暇时会带着孙子辈来到这里,跟孩子们讲述遗址的来历。尽管不是“火烧景陶”事件的亲历者,但唐国胜觉得他有义务将这段历史讲下去。轻抚着一旁的纪念碑,他激动地说:“我们要告诉下一代,一定要让自己和国家变得更强,不强大,就会被别人欺负!”作为“火烧景陶”事件的中心地,团结村在时代发展中展现了新的样貌。“我们要保护好遗址,传承这份记忆,让更多人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团结村党总支副书记唐志军说,他们要将这份历史化为“为村民谋幸福”“为乡村谋振兴”的发展动力,让村子发展得更好,村民生活得更幸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