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似曾相识叫“大国自信”

2019-09-12 13:00 来源: 作者:南宫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告:“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们完成了而立之年的铸魂、赋能、固本,因为这30年打下的根基,才让后40年改革开放有了飞跃的跳板。改革开放这40年,我们在不惑之年更加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让我们更有底气走向伟大复兴。

  大国重器让中国创造能够对标全球顶尖的创新体系;基建狂魔是对笑傲全球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的最佳诠释;撤侨中,身处险境的同胞们高唱国歌登上飘扬着五星红旗的“生命方舟”;98抗洪、5.12汶川地震的八方支援,天灾之下喷涌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危及祖国统一等大是大非面前,国人特别是我们的年轻人一次次自发地冲到了守护祖国母亲的前沿。我们从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脱胎换骨成为东方的“超级大国”,越来越多的人真真切切的触摸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情感——大国自信。

  我们常常用“百年沧桑”来形容那段灰暗的历史,我们当然明白从废墟中成长起来的新中国从内忧外患,到现在渐渐走向世界的中心有多不容易。一代代中华儿女正是靠着炎黄子孙心中“吃苦耐劳、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基因”,韬光养晦、砥砺奋进、前赴后继,为的是一日“凤凰涅槃”、“民族复兴”,为了这个目标,为了现在的和平和发展,甚至不惜付出鲜血和生命。

  读史书时,我们常常向往那些盛世繁华,汉唐、宋明盛世的文治武功在中华民族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极为辉煌。正是当代国人的“盛世情结”,铸就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根基,也正是这部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唤醒了久违的“大国自信”。

  这种自信,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解释为一种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它不是沽名钓誉的作秀,不是自吹自擂的狂欢,更不是坐井观天的妄自尊大,而是大而不骄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的谦逊,是包罗万象的宽厚,是天下大同的仁者无敌,更是一种波澜不惊的从容大气。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构建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用极具特色的中国方案来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基因和中国哲学底蕴,也极大展现了大国的风范和担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那样:

  面向未来,我们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不搞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搞以邻为壑、恃强凌弱的强权霸道,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努力实现持久和平。

  面向未来,我们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震耳欲聋的大国之音,不仅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更是我们与2000年前站在世界之巅的“他们”源自大国自信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