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古城的水系

2021-07-07 09:11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孙和军

  清光绪《定海厅志》城池图所展示的定海城水系


  从清光绪《定海厅志》城池图来看,定海是一个除西北角镇鳌山麓以外,城墙四周被水系所围且与城内河道相通、桥梁密布的小城。山源水,水绕城,城依山,一个山水灵动的精致古城。
  1793年8月,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到达中国为乾隆皇帝祝寿,曾在舟山留驻多日,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把定海比作“东方的威尼斯”。他认为与欧洲的城市相比,定海非常近似威尼斯。无非是小了一点,城外运河(濠河宽25英尺)环绕,城内沟渠纵横。

  原先定海古城水系分四派。定海马岙人陶积(约1517—1582)在《城河流派略纪》中说,昌国城内,沿着平水闸、会源桥,海里的潮水可以直通城里的内河,折为四派:一派入状元桥(今中、西大街和人民中路交接处,舟山一百城市奥莱北侧),至常盈仓右青龙桥(今芙蓉洲美食街东大街路口北)止。东一派由南门内解元桥(今人民路和解放路交接处),至联辉桥而止。西一派由会源桥入图南桥,至镇鳌山而止。北一派由小余桥(今人民北路书院弄交接口)入北星桥,旋绕而西,以至中乐桥而止。


  民国《定海县志》城厢图所展示的定海城水系


  民国《定海县志》载,定海境内水脉在甬东者分三条,西北条,自城北普慈寺南流入城,东南折经繆公祠,又东南分二支,一支南过登龙桥,经景行书院。西折经厅署,历平政桥而西会龙首桥,下水北渚于县仓西,为县仓河一支,东过小余桥,迤南经学宫,又东折,历置云桥、登瀛桥,与东喉水仓。更南分二支,南支经带月桥,西折至解元桥,与状元桥下水会西支,经大余桥西南行,复分西南二流,西流过龙首桥而北与平政桥下水会,亦渚于县仓河,南流过状元、永安两桥,直南与解元桥下水会,又会西北花园底诸水,南出水门,入濠河。濠河北起北教场,迤东而南经东教场,复迤南分一支入东喉,与城中诸水通。更迤而南又合振秀桥水,西经城南会水门。南出水又西北至镇鳌山麓止,计长一千七十余丈。
  古人建城墙,同时也挖护城河,城墙周长一千二百十六丈,除了跨镇鳌山部分外,护城河要开挖一千余丈。城池是由城墙和城濠两个防御实体组合而成,古城都有城隍神,“城”便是指城墙,“隍”便是城池,指城外的护城河。《说文》说,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定海东南北护城河有水,只是城西护城河由1955年前后填塞成为环城西路的一部分。
  其实1950年代初,定海的四面护城河还在。北门护城河从今海山公园那面流来,经北宝桥,循着今环城北路,在今海之歌城雕处折向南边,再循今环城东路与城东的护城河会合。上述河道河面都非常开阔,当年将从这些河流挖掘出来的泥土倾倒在距工地不远的田野上,一条长长的土城随之形成。至今仍有土城墩这一地名遗存。
  过去,护城河的水还是城内居民生活用水,所以护城河的水大都是活水。古城内外水系、桥梁众多,城东北有发源于义页河岙乌枫岩的九溪,在城北现城市新境小区门口与东皋岭、叠石岭等处汇流后,再至东江浦与洋岙河共流入海。城西也有小溪径流汇于茅岭湖、中新湖(今草子坑、西山路一带)后入海。城内则由龙峰山水一分为三,东、西成为护城河水,中路则从北门而入,穿南门而出汇入护城河,经教场浦(今定海公园一带)而入海。
  定海古城腹地小、地势浅、靠海近,源自城北城西山脉的溪流很快就与城南外道隆山周边的滩涂相接成为浦,涨潮时海水灌入浦,与入海的山水混淆,古城水利设施建设历代都很重视。既要为护城河提供充足供水,又要使周边粮田得以灌溉。明隆庆元年(1567),巡海道蔡公命守御指挥王承恩引城外东北的九溪水入濠河,使城东之水与城中河渠、护城河相通,使内外相萦,兼可灌溉,最为便利。如此一来,四派之水汇聚于濠河中心,再外流入海。常听老辈们说,过去濠河清波荡漾,清澈见底。濠河上架有南珍、集市、会源、马面4座木、石、水泥桥,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城风味,水城风韵,足以媲美今天的诸多江南古镇。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参将张可大重修“平水闸”,使教场浦的海水在南门之外西南半里的会源桥前(今南珍菜场附近)止住了倒灌之势。从此城内外河水常盈,形成了河道纵横的古城布局,在芙蓉洲、龚家河头,以及施家河头、蓝府河……许多人家临河而居,门后往往建有河埠头,成为水乡人家。从民国《定海县志》城厢图可以看出,那时的护城河还是完整的,除了芙蓉洲,流经状元桥至南城水门、把东大街和西大街一分为二的中心河流外,城区内还有一条自西城门北侧蜿蜒至南城门一直与芙蓉洲相通的窄河流,几乎与城门外的西门护城河和南门护城河一内一外,平行呼应。所以住在西门太平弄附近的群众可以在西城门附近埠头上船,摇到城东甚至洋岙去看庙戏,走亲戚,不用走陆路。
  城内东、西大街相交处,也就是穿状元桥而过的河流本来筑过一条横塘,横塘中间就是后来成为状元桥的“张家闸”。今定海区政府西北侧原是仓河,右岸还有一棵大树遮荫,南端出口还有一座板桥,1935年移镇鳌山之土填仓河,仓河被填塞成了仓河头了。
  有城便有濠,有河便有桥。古城四面城门的石桥分别称为东美桥、南珍桥、西安桥和北宝桥。城门外濠河上建桥(其实是吊桥)始于元至元十五年(1278)。还有一座水门桥,原址在南珍桥北面西侧的柴水弄南端。
  1920年代中叶到1970年代末约50年时间,古城的东侧和南侧,尚残留少量城墙遗迹。其中1953年,东城水系的主干施家河头和芙蓉洲河填建为芙蓉洲路。此后,城内各地相继填河建路、填河建房。到上世纪80年代,古城内所有河道均被填塞,较大面积的水体仅存砚池,其余就是一些古井。与此同时,修环城路时城墙遗迹被基本铲平,仅有环城东路、解放路的护城河尚可拿来参考古城城墙的外围轮廓。
  古城之内的水系原本发达,古城之外数城南城东区域,至今水系仍然发达。明崇祯十一年(1638)参将裘兆锦重修了小碶的碶闸,防止了东江浦海水倒灌,城东南一带几百亩荡田尽成沃土。为使田地和房屋免受海潮侵蚀,定海群众纷纷构筑塘堰,阻挡咸潮内侵,形成了杨家塘、周家塘、郑家塘、胡家塘、盛家塘、陈家塘、朱家塘、戴家塘等“塘”字地名。
  自2018年定海环城北路的护城河经整修露天后,定海古城的护城河终于由原来能见到的环城东路和解放路两条变成了三条。曾经被誉为水城的定海古城,今天沿着环城东路、环城南路和环城北路的护城河河岸建起了亭台廊阁,古韵十足的景观改造融入了文化元素,提升定海古城的文化品位。城因水而灵动,宅映水而生媚,水系维持了古城的活力,也必将赋予今天扩大了的城区以以灵魂和精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