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大师”的黄氏家园

2020-10-16 09:05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袁甲 应婷婷

  舟山自古出过不少名流雅士,但是可以被称为“大师”的人寥寥可数,而在一百多年前的定海墩头村,就出过两位———黄式三和黄以周。这对父子是近代以来公认的重要学者,是浙东学派的“殿堂级人物”,他们研究经学,被称为“经学大师”。何为“经”?也就是“经史子集”中的经。

  如果从今天的眼光看,这对父子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国学大师”,只不过学者的名声大多在一个圈子内,容易被尘嚣所忘却,所以听说过他们的舟山人也并不多。而他们的家乡,就是双桥街道的墩头村、百岁村,这里是怎样的人杰地灵呢?

  黄氏经师之名享誉近代

  黄式三(1789—1862年)与黄以周(1828—1899年)两父子的学术贡献是一个时代不能忽略的,关于他俩的生平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在“清史稿”中也能找到两位的传记。

  经,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国学经典”,人们比较熟悉的是《论语》《孟子》《左传》等这类在儒学中具有提纲挈领意义的理论。“经学”在当代人看起来确实挺冷门的,但在古时,其重要性非常突出。

  中国古代两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着无可争辩的主导地位,而其中“经”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支撑了两千年的封建体制,地位最高,阐释“经”的意义的经学著作,也在社会政治和伦理思想建设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

  黄式三在今天看来是位“落魄书生”,曾赴乡试时,母亲暴毙,他痛不欲生,发誓不再应考,从此在家中埋头读书治学。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军占领定海后,他迁居镇海。而他的儿子黄以周在42岁(1870年)时才中了举人,可他也不会做官,先后在遂昌、海盐、于潜、分水等县任训导。60岁时赐内阁中书衔,小官,从七品而已。这份履历看起来实在平淡,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丝毫不会埋没这对父子在学术上的显赫地位。

  有关研究单位通过对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馆的调查,已知黄式三著作有23种,黄以周著作有29种,合计约有450卷,近500万字。而当时,定海全县的著作也不过600余卷。其中,他们研究的经学中的礼学,是集两千年来礼学研究之大成,尤为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如章太炎、黄侃、梁启超等所推崇与钦佩。章太炎还尊黄以周为自己的导师。《清史稿》称赞他们“博综群经”“博文约礼,实事求是,道高而不立门户”。

  黄以周的学术地位比其父更高,他的代表作《礼书通故》 被称为研究礼学的经典之作,他一生主要的活动就是读书、研究、教学和著述。晚年主讲江阴南菁书院,弟子近千,其中许多人成为中国近现代政治、学术、教育领域的杰出人物。

  墩头百岁 黄氏家园

  如今,黄氏后人的主要聚居地仍然在双桥的墩头、百岁。据当地的老人介绍,在以前,百岁村属于墩头村,直到“公社化”时期才分成两村,但居民仍是血脉相连的墩头黄氏。

  这两个村子紧紧相连,仅靠一条狭窄的巷子为界,要不是当地人指出,根本不会察觉这是两个村子。村子的规模不小,人口聚居,房屋紧密,田地都在生活区域以外,是一种典型的家族聚居布局。

  说起墩头的地名,当地老人说,这个地名从宋朝时就有了,当时的墩头还是一片滩涂,人们就在滩涂上垒砌一个个“墩”,用以晒盐等生产,墩头的名字就一直沿用了下来。而百岁则是由于当时两村分开时,人们给新的村取名,并不是因为这里的人寿命长,而是因为这里有一座有威望的族人的房子,在他的大墙门前历来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其气势堪称“百岁”,人们称其为“百岁府”,叫得多了,叫顺口了,便成了新村的名字。

  墩头百岁,除了历来文人俊彦辈出,这里的人还特别勤劳,用舟山话来说就是“很会做”,再加上家族注重教育,族人都比较低调节俭,赚来的钱都老老实实地购置田产。因此,自古墩头人的田产就很多,家境也颇为殷实,以前在定海各乡都有墩头人的田产,被誉为“墩头谷仓”。

  现在,墩头人仍然以农业为主,大量种植蔬菜瓜果,在各大农贸市场的蔬菜摊位,墩头人是不可小视的主力,定海市民餐桌上的蔬菜有很多是出自墩头人的双手。

  黄氏宗祠凝聚族人

  据黄家有威望的老人介绍,黄氏祖籍是宁波鄞县姜山,系唐太傅开国子、宋追封江夏侯讳晟忠济公之后裔。明中叶,墩头黄氏太公黄俊迁居定海紫微庄德行里,即墩头村,至今已有20余代,香火绵延之久,在舟山也颇为难得。

  到了清早期,黄氏六世黄士立在村里修建了黄氏宗祠,一直保存到现在。黄氏宗祠门楼装饰已翻新,墙体下部用石块砌筑,上部用青砖砌筑。室内前部为木结构戏台,后部为正堂,一切原汁原味,现为市级文保单位。如今的祠堂,是村里老年人的休闲活动中心,他们常在这里看电视,一片和乐的氛围。黄氏宗祠内挂着“翰林第”“内阁中书”匾额,两侧墙上是黄家太公、黄式三、黄以周的画像和生平介绍。

  据族内老人回忆,宗祠原本更为宏伟、精美,雕梁画栋是典型的清朝风格建筑,现在虽然大致风格和时代感还在,但经过时代变迁屡次损毁、修建以后,已经不复当年的华丽。不过,宗祠内有个大戏台在舟山各祠堂中并不多见,或许也从侧面印证了当年的辉煌。

  在舟山的大家族宗祠中,黄氏宗祠的品位、规模及格局仍属上乘,是研究舟山历史、民俗民风及黄氏经学文化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

  东山庙弘扬正气

  在墩头村,还有一个值得探寻历史真相的地方,就是当地的东山庙。

  东山庙原本只有一间小房子,里面供着一块石碑,直到前些年才建成了规模的庙,塑起了神像。据当地村民回忆,原来的小庙、石碑已经延续了好几代、好几百年。

  为什么东山庙几百年来都供奉着石碑?这也许和一段可歌可泣的保家卫国的历史有关,只是当地群众无一能细致地描述,只能给出一个惊人相似的故事梗概:曾经,在墩头发生过一场抗击“长毛人”入侵的战斗,有一位战士在东山庙所在的地方牺牲了,当地群众感念其正义和无畏的精神,就竖起了石碑,搭了小房子纪念这位英勇的人。这位战士的姓名没有被记录,也不是黄氏族内的人,所以人们只能在石碑上刻下“本境东山庙显应尊神之位”,这块石碑后来又被复刻两次,现在3块石碑都保存在东山庙神像的后方。

  这个故事,或许正是定海军民抗击英军入侵的一个真实写照,若不是当地群众对英雄的敬重,这位无名战士也许早已湮没在历史中,而这些不正是值得今天的我们来挖掘和探究的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