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出发 让满意落地

2019-09-13 09:16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记者 董周一 陈炳群

  【编者按】为全面展示区属各部门、各镇(街道)以“三服务”活动为抓手,全力办好企业、群众、基层关注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的生动实践,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为奋力推进花园式国际人文港城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本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栏今起推出“守初心 担使命 促发展”系列报道。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评价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一道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作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主力军,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在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中,是如何破解这道难题的?

  【考题】

  ◆企业开办手续繁杂,多头跑、反复跑、办事难、办事慢。有些企业反映,领了营业执照后,在办理各种证件时,仍然要跑好几个部门,等待很长的审批时间。

  ——如何让审批的时间短些再短些?

  ◆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出台了很多帮扶政策,但你不问,管理部门不说,你不细问,管理部门不细说,种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信息盲区”。

  ——如何打破盲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小企业想要取得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必须注入发展资金,但陷入融资难这一困境。

  ——如何打破思路多渠道破解融资难?

  【干部答卷】

  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为企业、群众、基层排忧解难,是开展“三服务”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以“把脉式”走访、“小二式”服务、“专业式”指导,积极化解企业发展和做优、做强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共性问题,递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4小时”的提速

  今年4月的一天,通过网上办理,舟山顺驰贸易有限公司成为定海辖区内首家常态化企业开办“一日办”的受益方,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顺利完成各项开办流程。时隔几个月,这一审批速度再次加码,不跑窗口,不打照面,4小时内就可开办一家公司。

  4小时,大概是看两部大片的时间,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一家企业开办的所有手续?“现在开办企业很方便,线上线下都可以办理,办理材料也压缩到了5份以内。”在区审交办市场监管窗口,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行政许可服务科科长沈晔打开手边的电脑,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的“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平台”,“现在企业常态化开办的各项流程都在网上进行,包括申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银行开户、领取税务发票等环节。”

  如果是线上办,可以在电脑端提交相关信息和资料,若办理人员不懂操作怎么办?“如果线下办理,我们建立了‘导询+帮办’制度,帮助企业登网操作,实现企业常态化开办各环节均在网络平台中完成,企业只要通过手机APP完成登记注册、身份验证后,法定代表人、股东无须到达登记现场即可完成企业登记环节。”

  由部门壁垒形成的“信息孤岛”,是营商环境优化路上的一大难题,4小时提速的背后正是“数据共享”带来的红利。“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平台”模块通过“一次录入、同步推送”,从而实现数据交互共享,涉企开办各部门通过网上信息采集,精准提取居民身份信息、企业设立信息、章程等电子数据,实行同步办理、并联审批,突破了原先线下人工跑、信息重复采集、数据多头报送等开办屏障。

  “我们推行‘一站式’服务,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公章刻制也同步进行,等办完营业执照、拿到公章,就可以同步办银行开户、领取税务发票等,真正做到了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 沈晔介绍说,作为企业常态化开办的前端部门,他们还积极做好各并联审批部门的衔接和沟通工作,全程跟踪公章刻制和税务、银行等部门的办理环节,敦促其他各部门严格按照开办时限进行限时办结,并将审核情况通过手机短信实时反馈给企业。此外,还开通了寄递服务,实现企业常态化开办“零见面”“零跑动”。

  从“一日办”到“4小时办”,审批事项改革不仅仅是压缩时限那么简单,在优化流程、用好“一张网”的同时,更是对审批窗口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的考验。与此同时,随着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机构职能的调整,市场监管窗口的受理内容也更加丰富,“一窗受理”的推行也对审批窗口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该局在一手抓服务的同时,一手抓培训,积极打造标准化窗口建设,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

  服务更到位,办理更顺畅,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让企业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实惠。今年截至目前,全区新增市场主体3520家,其中企业690家,个体工商户2830家。

  不让政策躺在“抽屉”里

  标准是重要的质量基础设施,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重要因素。质量提升,标准先行,但如何引导各类主体参与标准制订和项目建设?“下企业,送政策,当好‘宣讲员’。”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质量发展与标准化科科长陆光明如此回答。

  在开展“三服务”活动中,该局多次送服务到企业,走访辖区几家规模较大、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重点介绍“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有关政策,向企业解读“浙江制造”品牌设立的背景、标准体系、认证模式和品牌优势,并现场解答相关问题,动员并引导企业开展“浙江制造”工作,积极申报市区两级政府质量奖等,指导辖区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申报“品字标”品牌,森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因为各种原因,企业没有开展‘浙江制造’认证,所以在申报‘品字标’的道路上碰到瓶颈。” 在“森森集团”总工程师唐许看来,“品字标”是一流浙货的专属标识,有资格在自家产品上贴“品字标”的企业,可以称得上是浙江制造业的“领头羊”,代表了所在行业的最高质量水平。但如何破解这一瓶颈?在市场监管部门到企业开展服务时,企业获悉了政策上的利好消息。

  通过在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网站上完成“品字标”品牌自我声明,获得全省第一批“品字标”自我声明使用授权证书,“森森集团”生产的水族箱用及类似用途旋涡式气泵最终顺利摘得“品字标”,这一拳头产品目前在全国市场的占比达到了60%左右。“森森集团”也成为继舟山市7412工厂、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后,全区第三家获得浙江制造“品字标”的企业。

  “我们依托网上数据平台,建立了全区‘浙江制造’品牌梯度培育库,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陆光明介绍说,在推进此项工作时,他们根据培育库名单走访企业,深入了解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自主知识产权、制修订标准等情况,边培育边扶持,以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同时,积极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参加浙江制造品牌训练营活动,并建立激励机制,对成为“浙江制造”品牌的企业给予相应的扶持。

  针对性地帮扶,有效提升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去年截至目前,我区已顺利通过“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县(区)评价验收,1家企业参与制修订3项国家标准,发布4项“浙江制造”标准,新增“品字标”企业2家。

  多个思路多条路

  今年8月份,定海辖区一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发明专利权向定海海洋农商银行提供质押担保获得流动资金借款5000万元,这是定海市场监管部门承接专利监管职能以来成功促成的首单专利权质押融资,也是目前为止全市单笔金额最大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要想让企业健康成长,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必须为企业在争取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上下真功、出实招。针对企业最急、最忧的融资难问题,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着眼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这一实际,转换思路,主动对接,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受银行因素、价值评估等多种因素影响,现在尚未达到无形资产抵押的普遍程度,但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司法》《担保法》及各地方陆续出台的保护知识产权的积极政策,法律层面上已不存在任何障碍。”在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知识产权科科长叶敏看来,商标权、发明专利权等作为企业的一项单项无形资产进行质押,贷款的操作过程与有形资产的抵押并无大的区别,甚至手续更简化,这无疑将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将是盘活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为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这一政策,他们通过现场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掌握有贷款需求的企业信息,主动服务,搭好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沟通桥梁,联系各金融机构做好信息及政策传递,简化办贷程序,促成双方达成知识产权贷款意向,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困难。

  “我们不仅仅走访企业,也走访各金融机构,从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风险把控、知识产权质押成功案例等方面陈述定海实行知识产权质押的可行性,为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环境。”叶敏介绍说,对金融机构,要耐心讲解,宣传惠企融资新政。对企业,则要精心梳理,择定优质知识产权。今年,他们与合作银行会商,梳理了18种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通过信息平台向三年内成立的2000余家小微企业推送了各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政策信息。同时,全面排摸辖区企业,从企业的年产值、市场知名度、发展前景等综合因素,选定一批优质发明专利作为质押的预定对象,共将18家企业纳入培育库,助力企业将无形资产盘活增值。

  多个思路,多渠道施策,让知识产权的效益产生最大化。今年上半年,定海市场监管部门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1件,借贷合同金额达13.27亿余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

  【群众评卷】

  精准施策

  变忧为优

  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于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商环境,而营商环境的优化是一个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从实践中历经检验形成的思路、方法、路径,尤为珍贵。

  精准施策,是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做深做实“三服务”的有效举措。精准施策的关键在于:“开题”要找准问题,要直击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破题”要直面问题,要勇于担当,迎难而上;“解题”要解决问题,务求实效,常抓不懈。该局结合机构职能,在加快审批速度、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破解企业融资难等方面精准发力,根治沉疴顽疾,取得了扎实成效。

  以缩短企业开办审批时间为例,从两日到一日,再到如今的4小时,速度提升的背后是工作人员迎难而上的决心,换来的是多方“叫好”。徐昕锴是定海海洋科学城的一名工作人员,一直帮园区企业办理企业开办手续,提及如今的办理流程,其直呼“太方便了”。走线上,手机可以随时查询;走线下,有导询台处处帮忙,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实实在在的变化。

  当前,定海正处于全面建设花园式国际人文港城的关键期,如何推动自贸试验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落地,如何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如何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乡村振兴、民生工程等长期任务取得实效,对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区上下唯有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才能让定海成为一片投资热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