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7 09:05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有味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随着熟悉的“橄榄树”音乐的响起,手持橄榄枝、身穿“三毛”经典服饰的年轻男女跟随花车走来,最前方一位手推自行车的少女穿着三毛回乡时的服饰,仿佛将人们带回了作家三毛那个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年代。小沙的巡游花车也充满了浓浓的“三毛文化”元素。
“我们在花车的设计上,以作家三毛回乡寻根时搭乘的渡轮为外型,从三毛的视角游览故乡打造的三毛文化村、鹅鼻岭、青林玉境等文旅融合精品点位,隔空传递对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深深赞美。”小沙街道党工委委员林洁琼说,该街道也将以此次民俗巡游为契机,通过更多“三毛文化”的宣传展示,也吸引更多的市民、游客到小沙游玩,了解“三毛文化”,打造“三毛文化”品牌。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也吸引了不少村民参与,在马岙街道巡游队伍中,村民们推着独轮车,带着锄头、筛子等农具,展示古时马岙人辛勤耕作及丰收的场景,展现“海上河姆渡 千年稻香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干览镇巡游队伍邀请了辖区渔嫂参与,渔嫂们现场编织手工渔网,展现当地的渔业文化。
此次巡游队伍以花车和民俗节目构成12个巡游方阵,活动现场以“‘1+11’花车+各镇(街道)特色非遗节目(特色文化)展示”构成的巡游队伍,主花车融合东海云廊、东海百里文廊、定海古城等古今元素,串起定海城乡发展的共富链,各镇(街道)分别结合当地特色布置花车,开展节目编排,展现地域文化特色。
有料
一艘来自金塘的“平倭古战船”行驶至巡游现场,“平倭古战船”上身穿铠甲的将士挥动战旗,敲响战鼓,严守在大炮前,仿佛将400余年前金塘人民英勇抗倭的历史搬到了现场。“战船”旁的将士们手持长枪与盾牌,以舞蹈的形式再现了将士们抗倭过程中浴血奋战的战斗场景。
“明朝时,舟山是日本到宁波港的必经之地,也是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据点,平倭碑见证了金塘那段抗倭的英勇历史。”金塘镇党委委员谢林婕说,参加此次金塘彩车巡游及表演的演员们都是该镇文艺团队成员,在筹备初期,金塘镇组织队员重温金塘抗倭历史,并专门定制服装、道具等,让市民以身临其境之感了解金塘的海防文化。
岑港素有“六国港口”之称,旧时是商贾云集的商埠,是贸易往来的港口基地,是南北舟舶辐辀的海州一镇,巡检司守护着海上贸易的安宁与和谐,也守护着这段延续千年的繁华。在岑港巡游队伍,花车将旧时岑港巡检司、六国港口等元素加入其中,身穿宋元时期不同国家服装的演员们通过现场展示,再现司前老街热闹的商贸场景,展示岑港的海商文化。
定海是一座历史悠久且古迹众多的千年古城,各镇(街道)独特特色文化镶嵌其中,成为定海一颗璀璨辉煌的文化宝藏。
有趣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双桥巡游队伍体现了满满的“文化味”。花车上,非遗传承人侯亚飞、侯夏玲双手操纵着小木偶,通过唱腔和念白相结合,展示着省级非遗“布袋木偶戏”。“我们对‘布袋木偶戏’内容重新进行了编排,加入了东海百里文廊元素,通过古今元素融合,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布袋木偶戏’的魅力。”双桥街道党工委委员童丹说。
“小戏文”余音绕梁、马灯舞热情奔放。现场,40余名表演者将色彩各异的布马围在腰间,跳起了传统的马灯舞,传递着人们对喜庆、五谷丰登等美好憧憬,也让市民们感受传统戏剧之乡的古风遗韵。“马灯舞一直以来是双桥街道浬溪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先有一部分村民非常致力于马灯舞的表演和传承,但人数并不多,只有10多人。”童丹说,为了感受马灯舞文化魅力,此次该街道扩大了马灯舞的表演队伍,增加至40余人,同时组织村内擅长制作马灯的老人手工制作,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展现给大家。
此外,此次巡游队伍中还呈现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俗文化,嬉笑喜气的“大头娃娃”、踩高跷的“八仙”,以及舟山锣鼓、跳蚤舞、舞龙、翁洲走书、海岛传统婚俗场景等一一呈现,以传统的民俗表演烘托节日气氛。
“第一次看到这么热闹的演出”
9时45分,在阵阵鼓声和锣声中,活动主题花车驶入解放东路,人群一下子沸腾起来,紧随主题花车的“舞龙舞狮”方阵表演吸引了无数喝彩声和掌声。金龙在民间艺人的舞动下,腾、挪、穿、跃,只见龙身灵活,时而“盘龙昂首”,时而“翻江倒海”,与瑞狮欢腾起舞交相呼应,热闹非凡。“刚刚经过的舞龙舞狮真好看,我长那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热闹的演出,让我对后面的花车和巡游队伍更期待了。”10岁的许珈赫小朋友就读于定海小学教育集团昌东校区,经常参加社区传统手工技艺活动的他,对家乡民俗文化很感兴趣,一大早他就拉着妈妈来到了巡游活动现场。
巡游队伍一路向前,许珈赫聚精会神地观看,他的妈妈许宇则不时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美好时刻。“这些年,我们定海还是第一次举行那么热闹的活动,也是孩子第一次接触那么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开始前我就打算一定要带着孩子来看看。”许宇的脸上止不住的笑意,她还记得小时候看过高跷表演,至今印象深刻,她也想让孩子从小接受优秀民俗文化的熏陶,了解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留住童年的快乐,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她还开心地说,这次巡游活动也让她体验了一把儿时的快乐,还看到了“大头娃娃”民间表演,渲染了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赶早参加活动很值得。
“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
“我记得20多年前也有这样的巡游活动,但当时形式很简单,今天可太隆重了。”望着花车方阵,现年77岁的市民徐忠华格外高兴,他说,这勾起了他儿时的记忆。
平时热爱摄影的徐忠华通过亲朋好友得知有定海区民俗大巡游活动,专程背上摄影设备赶来。自巡游活动从定海文化广场出发,他就一路步行,一直走到了活动的终点定海海滨公园。他一边走一边拍,不知不觉摄像机里多了许多照片。“书香昌国的花车方阵好看,汉服表演古色古香,很有我们千年古城定海的文化特色,还有盐仓花车方阵的海岛传统婚俗文化表演,让人印象深刻。”徐忠华说,跟随巡游队伍一路走来,他乐在其中,表示自己要通过摄影记录下活动中的热闹场景、精彩表演,分享给家人。
在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中,记者捕捉到了一个温馨的片段,现年65岁的徐女士手挽着自己的母亲站在人群中观看巡游表演。“我平时在杭州生活,回家探亲刚好碰上这场活动,就陪着母亲来看,她回忆起了年轻时赶庙会的日子。”徐女士说,她的母亲年轻时住在定海东门交通综合体附近,逢年过节有民俗活动的时候都会来参加。时隔这么多年,又能看到如此精彩的民俗文化表演,让她很开心,一家人都希望以后能多举行这样的活动。
“将来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家乡”
上午10时许,环城东路沿线围观的市民游客越来越多。当金塘镇的巡游花车“平倭古战船”向人群驶来,也将400余年前金塘人民英勇抗倭的历史画卷向人们徐徐展开,令人惊叹不已。“今年中秋佳节和国庆节双节相逢,又通过这样一场巡游活动聚集了人气,热闹的节日氛围真好。”市民刘远在金塘工作,他对金塘花车方阵的表演连连称赞,通过此次巡游活动,在让市民们了解更多定海民俗文化的同时,回望那段抗倭的英勇历史,进一步激发大家的爱国思乡之情。
“我是专程来看马灯舞表演的。”黄玉英是土生土长的双桥街道浬溪村人,从小喜欢看马灯舞表演,她带着两个孙女乘坐公交车从双桥赶来,为的就是观看家乡花车方阵的表演。“这场活动让我想起年轻时候,经常带着儿子去看民俗表演,我们双桥是‘两黄故里’,还有布袋木偶戏,文化底蕴深厚,要让更多后辈了解这些。”黄玉英说,孙女看到舞龙舞狮、踩高跷等表演都很喜欢,她还通过活动让孙女们了解了马灯舞的起源,了解了家乡的民俗文化,对家乡有更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将来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