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5 10:50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
昨天上午,2023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的分论坛之一“岛屿与海洋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岱山举行,旨在进一步加强海洋文化研究,充分挖掘以舟山群岛为代表的浙江特色海洋文化内涵,助力培育海洋文化新标识、新品牌。
学术研讨会由浙江省文物局、舟山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联合主办。全国海洋文化研究领域及各地文物考古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相关工作人员等,围绕“岛屿与海洋文明”这一主题,从早期海洋文化、港口与沉船考古、海洋文化互动交流三个方向开展研讨,涉及中华文明探源、浙江海洋史前文化发展、舟山群岛古港口调查、省内重要古港口考古成果等,取得了重要学术共识。
研讨会现场,浙江海洋考古舟山工作站、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文博教学实践基地挂牌成立,为舟山海洋文化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表示,要将舟山和浙江海洋文化的考古和研究工作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研究中去,聚焦中华海洋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和传播,加快梳理海岛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努力在上山、良渚、河姆渡遗址之外,找到浙江考古新的“启明星”。
在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看来,如今对海洋文化的挖掘,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要借助多股力量,持续推动对海洋、海岛的关注研究。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在舟山博物馆、舟山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分别设立教学实践基地是一种很好的合作形式,希望能借此深入挖掘优秀海洋文化特质,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同中国当代文化相融通,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