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闯深蓝 风正扬帆正当时——写在舟山远洋渔业发展35年之际

2020-10-22 09:46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通讯员 邵华颖 记者 徐祝君

  又是一年秋收时。   

  站在2020年的时间窗口,回望过去35年,舟山远洋船队乘风破浪驶向深蓝的雄姿是那么波澜壮阔:  

  35年逐浪前行,绘就的是一条条激昂向上的大阳线:远洋渔船,从4艘到590余艘,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远洋渔业资格企业发展到37家,位居全国地级市之最;年捕捞量节节攀升,去年底达到54.2万吨,约占全国的22%、全省的90%;鱿鱼产量去年底达到39万吨,占全国的65%以上,被誉为“中国鱿钓渔业第一市”;   

  35年春华秋实,涉足深蓝的版图一块块向外拓展:从西非到几内亚比绍,从北太平洋到新西兰、瓦努阿图,从西南太平洋再转战东南太平洋……舟山远洋渔船的足迹遍布三大洋公海和多个国家专属经济区; 

  35年栉风沐雨,一座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正在悄然崛起: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远洋自捕鱼输入口岸和主要加工地区,全国远洋渔业一二三产融合、集聚集群发展的先行先试样板区。 

  东海之滨的舟山渔民,最远能走到哪儿?35年的舟山远洋渔业发展历程给出答案:建设“海洋强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舟山渔民跟着鱼儿闯世界。   

  走出国门,足迹遍布世界渔场,舟山拉开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序幕   

  翻开最新经济报表,远洋渔业产量很是亮眼:今年1~9月份,全市远洋渔业自捕水产品进关量达到38.5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2%;其中,自捕鱿鱼进关量达到27万吨,同比上升90%左右。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今年前三季度,我市远洋渔业捕捞走出了一条起底回升、先抑后扬的路子,而这也正是舟山远洋渔业35年发展历程的缩影。   

  上世纪80年代,曾经丰饶的近海渔业资源开始衰退,如何让近岸资源休养生息?转产转业、减船减产,到更远的地方去! 1985年,舟渔公司开始探索发展远洋渔业。当年2月27日,4艘渔轮的马达声在沈家门平阳浦港响起,40名船员在资深船老大王希楷、施浙海的带队下,开赴西非。   

  历时2个月,到达西非渔场后,船员们立即投入渔场生产,看着手掌宽的大带鱼一网网上来,船员们乐开了花。从此,世代在东海岸边捕鱼的舟山渔民吹响了进军国际大洋渔业领域的号角,也揭开了舟山远洋渔业发展的序幕。   

  劈波斩浪向远洋,此后,勇立潮头的舟山人一批接一批走出国门,一个个“第一”是一路走来的最好见证——   

  1988年3月,中水公司与原浙江省水产局对外经济联络办公室签订协议,20名舟山船员到几内亚比绍实施渔业捕捞带动当地渔业发展,舟山地方群众远洋渔业第一个项目成功运作;   

  1990年5月,舟渔公司2艘国内拖网渔轮改造成专业鱿钓渔船,并摸索出相适应的捕捞渔法,赴北太渔场作业,为全国鱿钓产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1995年,在李科平、方央南等第一批舟山群众远洋渔业人的带动下,普陀虾峙、岱山衢山等渔民纷纷“转身”投入到北太鱿钓生产,拉开了舟山群众性远洋渔业发展的序幕……   

  翻开世界地图,如今舟山渔船的足迹已经遍布三大洋公海及10多个国家专属经济区海域。北极虾、海参斑、大西洋真鳕……一些国人从未见过的野生海鲜,随着舟山远洋渔业人的深拓,从世界各渔场“游”到中国,“游”进中国人的碗里。   

  立足舟山,辐射全球,筑梦远洋,舟山人在从事捕捞生产的同时,开始以远洋渔业合作为纽带,与亚洲、非洲、南美洲、中西太平洋岛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与互动。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大洋世家”在基里巴斯建设远洋渔业集服务、加工、养殖海外基地,以鱼为媒,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目前,我市在秘鲁、基里巴斯、斐济、乌拉圭等地,建设了多个海外远洋渔业基地,渔船修理、人员中转、物资补给等后勤配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向海而生,逐梦远航。 35年的历程,是舟山远洋人风云激荡走出去的一段创业史,也是舟山远洋人逐梦未来续写辉煌的新起点。   

  运回国内,打造全产业链格局,舟山远洋渔业基地正悄然崛起   

  中国渔业看浙江,浙江渔业看舟山。   

  走出去,开辟远洋渔场;运回来,仓储加工贸易。 2010年,舟山召开全市渔业大会,远洋渔业发展的目标又一次锚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建设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再造一个海外舟山渔业。   

  2015年4月,农业部批复同意我市建设首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家战略正式落地舟山,舟山远洋渔业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东风”。短短5年,远洋渔业基地成效初显。   

  走进远洋渔业基地,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大洋世家海洋食品制造产业集聚区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将引入金枪鱼、鱿鱼、虾、海洋生物制品、健康食品等先进水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达产后年加工和贸易量20万吨以上,目标是打造成我国智能化和现代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的综合水产加工基地,助力舟山成为全球主要的金枪鱼加工与交易中心。   

  计划2022年底建成投产的大洋世家项目,仅仅是远洋渔业基地远洋渔业企业的代表之一。来自远洋渔业基地的消息:目前,省外大连巨戎等一批远洋渔业规模企业和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舟山分中心等相关科研机构正纷纷入驻,市里老牌企业浙江兴业集团完成搬迁,中农发舟渔明珠工业园开工兴建,世界五百强日本三菱商会株式会社与大洋世家合资经营的浙江大菱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签约注册……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远洋渔业基地累计招商亿元以上项目20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47亿元,完成产业投资近80亿元,目前核心区企业已近300家。   

  省内外重点企业集聚舟山远洋渔业基地的背后,是基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对照发展规划图,站在基地码头可以看到:3座万吨级远洋渔业专用码头、5000吨级园山岛油库码头、宇培产业园、蓝天3万吨冷库都已建成并运行,多功能一体的港区已从蓝图变为现实。   

  筑巢引凤,我市的远洋渔业基地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远洋渔业小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8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7.2亿元,基地核心区冷藏能力达到35万吨,先后获批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等十余项国家战略和省级园区。  

  站在基地码头,繁忙的卸货场景,成为舟山远洋渔业从走出去再走回来的最好写照。一座集远洋水产品中转、电子交易市场、金融配套服务和冷链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悄然崛起。   

  今年7月,以远洋渔业基地冷链物流设施为依托的舟山冷链物流基地入选国家级名单,“中国远洋鱿鱼指数”项目获农业农村部立项;今年8月,舟山又有3艘鱿鱼冷藏运输船通过欧盟注册,现欧盟注册渔船达到了92艘……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这个基地的意义不仅在于舟山,更是为辐射全球,参与全球海洋资源分配。  

  逐梦未来,高质量发展远洋渔业,舟山目标世界一流全国领先   

  向东是大洋,风好正扬帆。   

  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指示:新时期要高质量发展好远洋渔业。   

  新起点彰显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推动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舟山远洋人作出铿锵的承诺:  

  建设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现代化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到2024年,全市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目标800亿元,捕捞、境外投资及相关服务业300亿元,远洋水产品加工250亿元,远洋水产品贸易250亿元。 

  如何续写远洋渔业的辉煌?舟山远洋渔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已明确:   

  围绕打造全产业链发展远洋渔业中国第一强市目标,构建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现代化的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以国家远洋基地为核心,推进远洋渔业上下游协同发展,远洋水产品进关量达到100万吨,其中远洋自捕水产品70万吨,贸易进口30万吨;   

  打造全国最大的现代化远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全市远洋渔船规模达到700艘,捕捞产值达到100亿;贯彻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远洋渔业对外合作国家增加至10个,建成3个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的远洋海外综合保障基地和1个海外养殖贸易基地。   

  打造全国重要的远洋水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建设全国最大的鱿鱼、金枪鱼集散地口岸和产地专业批发市场,鱿鱼、金枪鱼、秋刀鱼公海自捕鱼交易量超过50万吨。发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鱿鱼价格指数,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形成10家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核心加工企业,远洋水产品年原料加工量达到60万吨,其中深加工比例在60%以上。   

  打造全国功能最完善的远洋渔业服务保障中心:打造全国最大、具有全球影响力,覆盖世界主要作业渔场的远洋海上运输船队,探索建立全国最大、最具有开放度的专业远洋劳动力市场,力争形成全国最便捷远洋生产、生活物资采购补给配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