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超男:用脚步丈量东海百里文廊
发布日期:2023-07-08 15:58 来源:定海山

  “这是我从未见过的乡村美景,也只有在行走中才能感受到定海历史的厚重。”定海区融媒体中心“媒体先锋”突击队员韩超男翻开手机相册,200余GB的视频资料,是她3个多月来记录东海百里文廊的点点滴滴。这3个月,也是一名记者和文廊共成长促转型的记忆片段。

  “原本我只是一名文字编辑,每天在电脑前‘搬砖’,没想到现在成了半个‘摄像’。”说起自己这几个月的工作经历,韩超男用“改弦更张”来形容。今年3月初,作为综合文字编辑的她接到新任务——担任“漫行东海百里文廊”系列短视频的编导。虽然都是新闻宣传工作,但文字和视频有着一条鸿沟,特别是东海百里文廊作为乡村共富的重点工程,采访沟通能不能顺利、画面拍摄能不能到位、剪辑制作能不能成型……这些都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了韩超男心头。“好在我们有一个团队,搭档的出镜主持人和摄像是我最大的底气。”同事的互相鼓舞,让她有了信心。

登山诛倭岭.jpg

  东海百里文廊主线全长100.5公里,串联全区8个镇(街道)30余个村(社区)196处景点,如何让这些“养在深闺”的众多古村、古树、古井、古寺、古迹等惊艳呈现在更多人面前,团队开启了“奔走”模式。“有一个星期,我几乎每天都在爬山,从城东的长岗山到小沙的鹅鼻岭,看到台阶腿都打颤。”韩超男指着手头的文廊地图说,由于不少景点处于山巅,爬山是必经之路,像鹅鼻岭的采访,从第一次的踩点,第二次的采访,到第三次的补拍,团队在这里蹲点了3天。这条曾是大沙到岑港和进定海城关的必经之路,由于被人遗忘多年,早已茅草丛生。身为“先遣兵”,大家一手扛着相机设备,一手拄着木棍在长满青苔的石蛋路上艰难行走。尽管只有264米的海拔,团队花了2个多小时才攻下鹅鼻岭十三弯。“爬山的时候没知觉,等到下了山,才发现腿上全是被荆棘划破的红痕和密密麻麻的蚊子包,又痒又疼。”韩超男笑着说,等到第二次第三次去她就长了记性,全副武装。从业10余年,她深知“带着露珠”的好新闻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站在山岗,山风拂过镜头,刻录下的风景是最好的新闻素材。

c343cbe0ecdbb7118246270d8ebc2379.jpg

  百里文廊,千年文脉,万象皆景。作为历史的瞭望者,记者需要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解读文廊的历史深意。“如果对本土文化没有一点了解,拍摄脚本就无从下手,我只能恶补历史。”韩超男办公桌上叠着厚厚的文史资料,对各镇街整理的地方文化书籍中和文廊相关的内容做了重点标注,单檐硬山顶、连球纹屋脊、明间穿斗式梁架……古民居建筑的专业词汇被归类列在一行。文廊系列报道中,韩超男坦言,古建筑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它一头凝视当下,一头扎进历史深处,值得细细挖掘。在马岙唐家老街的采访中,几幢风格各异的老宅是绕不开的一块内容,既反映了当地百姓明清生活实景,又承载了舟山人闯荡上海的峥嵘岁月,还背负了日军侵略舟山的沉痛历史。在和采访对象唐国胜的交谈中,从建筑风格到背后的故事,马岙的小半幅历史画卷鲜活呈现。“古建筑是讲好历史故事的小切口,通过文廊建设,我们定海的古迹正被慢慢拂去历史的尘埃,被更多市民知晓。”韩超男激动地说,这期短视频成片后,远在中国台湾的唐家后人还通过视频一解思乡之愁,能做这样的宣传窗口是媒体先锋的骄傲。

土墩采访.jpg

  “尽信书也不行,有些古迹在时光的侵蚀下,与历史记载有所出入,还原历史还是得去现场。”这是韩超男“中坑”后的觉悟,“我做的第二期漫行是《抗倭遗址探秘》,按照资料记载‘双狮山烽火墩现存7座,其中5座呈方形、2座呈马蹄形’。而实际是我们到现场只找到了一处乱石堆,更难辨是方形还是马蹄形。”至此之后,为了对视频负责,每一篇脚本形成前,她都会去现场走一圈,沉浸式感受每一段文廊点位,然后才着手采访,最后一帧一帧将拍摄的画面剪辑成片,这样的工作对她来说充满了挑战,也是一种新闻实践技能的淬炼。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从最初的文字编辑转型为全能型媒体先锋,参与文廊相关报道,是“媒体先锋”突击队提升自我的契机,漫行东海百里文廊未完待续,她将坚持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并用,用心对话岛城历史。



责任编辑:鲍婷婷

审核:郑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