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模式在专题片中的应用浅析
发布日期:2019-09-16 14:38 来源:

  [摘要]本文从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异同切入分析,全面展示两者在创作模式上的各自特点,并点出专题片面临的“中国式困境”,之后以定海区新闻中心在电视专题节目中的实践为例,对纪录片创作模式在专题片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解读,并展望未来创作方向。
    [关键词]纪录片、专题片、创作、叙事、解说词、故事

    一、 专题片和纪录片同源异流
    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性评奖评选章程实施细则》中,对专题片作如下界定:“以声画对位的解说词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叙结合”的节目;对纪录片的界定是:“以声画合一的现场实景为主体拍摄的纪实风格”的节目。事实上,在国外,并无专题片一说,它是脱胎于纪录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片,两者既有联系也有明显差异。
    1、专题片与纪录片的相同点:
    (1) 取材于现实生活
    专题片和纪录片都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作为拍摄的对象和表现内容。
    (2)以真实性为创作生命
    专题片和纪录片都是以真实性作为创作的生命。如果此类电视片在事实上失真,那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纪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专题片和纪录片均采用纪实手法进行创作,创作者在提炼素材的过程中,都需要尽量保留其自然形态,不能做过多的变形处理。

    2、专题片和纪录片的不同点
    (1) 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出发点不一样
    专题片是传播思想的工具,在更多时候像是一种“命题作文”,宣教意味比较浓,在决定制作片子时就已经确立了它的传播目的、收视对象以及在预期中所要达到的媒介效应。一般来说,专题片在拍摄之前都会预先设定好一个主题概念和大体脉络框架,即“主题先行”,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因此专题片一般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创作者经常在片中直接发表看法和主张,掌控更多,痕迹也更重。
    而纪录片则是对生活的一种“发现”和“选择”性的再现,原汁原味的记录时代变迁。纪录片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宣教功能,而是要反映历史,这种呈现要巧妙、不留痕迹、不动声色,因此纪录片强调客观记录,很少流露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

    (2) 专题片的“有我叙事”和纪录片的“无我叙事”
    专题片与纪录片在叙事模式上有比较大的差异。专题片的叙事是一种“对现实的营造”,其叙事是为“论断”服务的,呈现着一种“主体性”或“主观性”的心态特征,创造“有我之境”。纪录片的叙事则主要是一种“再现”性的,是一种“对现实的记录”,整个作品呈现的是一种“无我之境”。
    具体而言,如果说专题片的讲述过程是罗列一个个相关联的“点”,时空跨度较小,多用解说或艺术化手法处理过去的时空,那么纪录片的叙事流程就是铺展一条“线”,注重历时性积累,多采用现在进行时,时空跨度比较大。两者反映在作品结构上就是专题片往往就某一主题辐射开去,多采用“横向结构”,故事化不强,而纪录片采用更加清晰的“纵向结构”,十分注重故事化。

    (3)专题片和纪录片在表现形态上不同
    专题片大多数的表现形态是音配画,解说词占主导地位,画面的安排与调整服从于解说词,解说词决定画面,强调“声画对位“。而纪录片强调的是“声画一体”的同期声语言,同期声包括人物语言、动作声响、环境音响,离开了同期声,纪录片就失去了原汁原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是靠同期声取胜,而专题片则是靠解说词取胜。

    (4)专题片和纪录片的摄制手法不一样
    在专题片中,因为片子中的大多数镜头是拍摄前可预知的,可以说创作者在进行拍摄时是按照既定的主题来拍摄画面,镜头可以是不连贯的,在剪辑中也是用一个个镜头组接的“蒙太奇”手法来传达所要表达的理念,有时在拍摄中也可以运用摆拍的手段来达到拍摄要求。
    纪录片主要用“长镜”的方式来进行拍摄,长镜是指在一个统一的时空里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或事件,所以强调跟拍。由于镜头不断,因此能够比较全面地记录生活的原生态,给人逼真的参与感、现场感,创作者往往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引领观众静观事件的发展,摆拍是纪录片的大忌。

    二、 专题片的“中国式困境”
    专题片是中国独特媒体环境下的产物,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成就固然可喜,但也面临着“中国式困境”:
    1、 过于强调主观宣教功能,策划痕迹过重。专题片往往有固定的栏目,承载在栏目开设时就已确定的宣教功能,因此在节目采编时往往注重烘托主题的重要性,在拍摄对象的选择和同期声的录制方面往往策划意图相对明显,有时为了宣教需要,摆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虽然采访的内容都是真实的,有时却因为在说明主题时太过于简单、粗暴,摆拍呈现出来的内容不够自然而被观众所反感,甚至被观众认为不真实。

    2、 故事性不强,可看性偏弱。许多专题片经常大段大段地引用工作材料作为内容主干,所谓工作材料往往如同流水帐一般,是事实的堆砌,没有故事性可言,语言十分生硬,文字不够通俗,干巴巴毫无吸引力,这样的专题片毫无疑问是会被观众一票否决的。

    3、 不贴近现场,真实感不强,感染力不够。部分专题片创作者觉得只要导向正确,在有意无意间就不注重“三贴近”原则,喜欢过多的引用资料镜头,而不是去撷取鲜活的现场镜头,也不喜欢去基层蹲点,抓取真实而富感染力的细节,使专题片沦为完成任务的应付之作。

    4、 过于注重解说词,使镜头成了无足轻重的附庸。解说词在专题片中占主导地位的模式其优势在于说理,因为要引向主题,解说词更容易达到目的。在这种惯性思维的作用下,重文字轻画面的风格在专题片中比比皆是,专题片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用镜头语言说话的能力,失去了电视片的最大特色。

    三、 纪录片“烙印”让专题片更精彩
    在区新闻中心目前开设的电视专题栏目中,《定海党建》、《道德天地》、《法治定海》栏目的专题片宣教指向性强,题材较受限制,从文体上看属于新闻性专题片,《定海经纬》也是新闻性专题片,但它的题材较宽泛。《印象定海》侧重于人文历史,是纪实性专题片。其实专题片的“中国式困境”在以上几类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实践中也时有发生,成为提升专题片质量的一大瓶颈问题。而在实践中,专题人员也在摸索解决之道,其中借鉴纪录片创作模式中的优点成为突破瓶颈的重要手段,现举实例解析如下:
    1、 贴近现场 纪实创作
    今年是舟山解放65周年,为全景再现舟山解放历程,区新闻中心策划推出了大型系列专题片《重走舟山解放路》,在《印象定海》栏目中播出。在该系列专题片策划之初,就确立了“重走”这一定位,摄制组先后前往宁波、金塘、六横、桃花、登步等地进行实地拍摄,并采访老兵、寻访亲历者,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整个系列专题片沿着舟山解放的时间点和发生地一路走访,没有人为的过多策划和现场摆拍的感觉,尽可能原汁原味地记录事件发生地风貌和亲历者故事,使该系列专题片具有较显著的纪录片风格,给观众一种重回历史现场的观片体验。

    2、 无解说词让专题片独具魅力
    无解说词的纪录片目前已非常少见,对于专题片来说更是罕见,无解说词的专题片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主观色彩,在艺术上追求近乎完美的写实效果。这几年《印象定海》栏目也对无解说词的专题片采编进行了探索,并有一定的创作成果。《别了 军营》一片记录了2014年11月29日清晨到12月1日清晨这段时间,驻定某部老兵退伍前最后一次训练,与第二故乡朋友告别,寝室谈心,站最后一班岗,参加告别仪式,乘车离开部队的全过程,整部片子完全由“声画一体”的现场镜头及同期声构成,以人物语言、动作声响、环境音响来潜移默化地展现老兵告别军营的心理历程,自然而然地让观众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军营情、战友情,整部片子极富感染力,如果再加解说词则有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我们的“春晚”》这部片子关注了首届舟山学子新春联谊会台前幕后的故事,整部片子也基本由同期声构成,并由环境现场音进行过渡、转场,配以部分字幕说明,使整部片子叙事流畅、明快。《过年了 我想回家!》一片则全部采用现场海采的方式记录在定外来务工人员的思乡之情,营造了一种直指人心的感动。
    3、 故事说法 情景再现
    今年,区新闻中心着力加强了法治报道宣传力度,法治专题数量明显增加,为了避免在法治报道中过多的说理、陈列法律条文,部门也有意识地引导专题编导在法治专题中强化故事性,让法治报道更好看。《儿子开车肇事 父亲为何入狱》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特殊的交通肇事案件说起,引出并设置悬念:明明是儿子开车撞死了人,可站在被告席上的却是父亲。该片涉及交通肇事、未年人保护等近十个法律点,但因为故事性强,虽然穿插了许多法律条文的解读,但并不枯燥,反而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同样,《骗婚新娘的自白》一片的一大看点就是由当事人斜述故事来串联全片,细节生动,且完整展现了一名“骗婚新娘”的心路历程。同时,在这两部片子及其它法治报道中,碰到缺乏现场镜头的情况,为了让画面不沉闷,专题编导也较多地采用了目前纪录片中大量采用的“情景再现”手法,用演员模拟的方式再现故事情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法治专题的可看性。

    4、跟拍和长镜的运用
    今年下半年播出的《蘸海作画——张高俊的艺术人生》上下两集专题片在3月份确定选题之初就强调跟拍,采访、拍摄跨度长达大半年,摄制组跟着主人公,记录了他在普陀博物馆展览画作、到海边带领采风团队、对南洞艺谷里陈壁画村墙体画进行改造等一系列活动,以张高俊的一言一行展现他的艺术人生,真挚自然、内容扎实,可见纪录片式的跟拍在人物专题创作中作用明显。
    此外,在前几年两部获奖作品《不灭的乡愁》和《709——三线人的青春记忆》中,创作者也大量应用了跟拍手法,分别跟随返乡的去台老兵和舟山小三线项目建设者重回现场,而且比较少见地运用了长镜,让受访者边走边说,情景交融,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 在纪录片“母体”中孕育更好的专题片
    从电视史来看,专题片脱胎于纪录片,虽然专题片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但并不意味着它已经超越了纪录片,事实上,专题片仍然可以从纪录片“母体”中汲取养份。
    1、 学习纪录片不动声色的表达方式
    纪录片看似没有明确宣扬什么主题和思想,但在镜头拍摄中,在创作者后期的剪辑中,其实已经有创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进去,很多专题片看似通片说了很多道理,但观众的接受度未必高,专题片应学习纪录片“润物细无声”的表达方式,少讲生硬的道理,用镜头说话。

    2、 学习纪录片摄制中的艺术之美跟拍和长镜是纪录片摄制的两大特色,也是纪录片艺术性的主要来源。在专题片摄制中,增加跟拍及长镜的力度和强度是个发展趋势,其目的是增加现场感和参与感,多一点妙手偶成,少一些人为痕迹,从艺术性来讲,“无我之境”要比“有我之境”更高一个层次。

    3、 学习纪录片精炼的解说词惜字如金是纪录片的普遍特点,相对而言,专题片的解
说词过多过满,且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镜头和同期声的作用。因此在专题片创作中,解说词进一步精炼是势在必行的一种做法,这就要求创作者从专题片的文体结构上进行大胆改革,同时进一步提升文字功力,让解说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越界过位”。

    4、 学习纪录片精致的“情景再现”近年来颇受业界好评的国内纪录片《故宫》、《千年菩提路》等在“情景再现”上都下了大功夫,其目的是为了增强说故事的效果,提升可看性。我们创作的专题片很难有那么大的投入,但在拍摄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对一些无法拍摄的场景进行适当的“情景再现”,在演绎的细节上精益求精,这是可以做到的发展方向。
 

 

定海区新闻中心   章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