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集众智献良策 凝心聚力谋发展

2023-02-16 21:50 来源:定海山 作者:定海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汇集众智、共谋发展。区两会期间,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民生、助推共同富裕等主题,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福祉等多角度,为定海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定海实践新篇章,奋力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建言献策,贡献智慧与力量。


  推进农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区人大代表:何善芳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定海各地积极探索发展乡村农旅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以岑港街道烟墩村的“欢喜烟墩”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运作,在发展研学游的同时,顺势发展现代农业休闲体验园,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实现了主题教育和乡村振兴双赢。

  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持‘一村一品’‘一岛一特色',坚持多规合一、因地制宜,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土地高效利用和整体风貌协调,高质量编制新一轮村庄规划。”当前,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将农旅融合做得更精心、精准、精细,为定海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我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作用,通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深入基层,走向田间地头,访民情、察民忧,以干带训,带动村民参与本土产业的发展,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同时,在原有农旅项目基础上深挖潜力,结合当地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景点等,进一步扩大农旅项目规模,吸引更多游客前往观光旅游。此外,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民宿经济,通过流转、盘活闲置农房,进行集中规划、经营,带动发展民宿和农家乐,为村民提供更宽广的致富前景,实现家门口就业。

  农旅融合,一方面满足了游客“诗与远方”的要求,另一方面带动乡村经济,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只要我们坚守“青山绿水”,找准定位,凸显特色,真正做好乡土风貌与现代旅游的完美融合,“融”出的将是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灿烂春光。


  汇聚人才力量 助推经济发展

  区人大代表:李晨

  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定不移走面向蓝海的经济腾飞之路。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近年来,定海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型数字技术,完善了部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初步构建形成了具有定海特色的海洋数字经济体系。这其中,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也是创新的核心,然而目前定海实施的人才优待扶持政策,并不完全适合海洋大数据企业实际的日常运营情况。

  我认为,必须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在引才、用才、留才等工作上做足文章。我建议:放宽《舟山市定海区人才分类认定基本标准》规定的基础人才(F类)认定条件,增设海洋大数据、“互联网+” 、软件开发相关专科和普通本科类人才认定通道,依据人才对企业的促进作用和贡献力量来设定评定标准,评定标准可以包括个人做发明人的知识产权、企业内的日常绩效考评,提高此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将专科类非舟山生源和非在舟高校毕业生纳入到《舟山市定海区高校毕业生来定就业政策升级实施细则》的范畴,提高此类人才落户舟山的积极性,稳定企业的人才,避免人才流失;通过各级联动,由地方政府出面与多个高校建立直招通道,形成我区新时代海洋特色的人才基础库,并以科创中心的形式网罗从事“互联网+”技术、软件开发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形成新时代海洋特色企业和海洋大数据人才集聚区,辅以人才优惠政策,最终形成海洋大数据人才“硅谷”效应,为具有定海特色的海洋数字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优化城市空间 提升旅游品质

  区人大代表:朱燕莉

  “中心城区景区化建设深入推进,城市宜居度和辨识度不断提升……”翻看区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过去一年,定海积极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区域基础设施水平,畅通城市“内循环”,切实增强了市民、游客的满意度。如何持续优化城市空间、提升旅游品质?我建议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

  硬件上,通过特色化、差异化打造,进一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目前,定海城市空间相对来说点小、散,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南部诸岛拥有丰富的海岸线,可以打造滨海环岛风景道、绿道和海上蓝道系统,建设风景公路与岛屿间交通接驳,提升海岛品质空间。大猫岛和东岠岛可以打造滨海休闲空间,建造看海民宿、岛屿酒吧、音乐厅、电影院等。同时,可以以创新活力生态城市为主题,突出湿地与海岸保护、城市与生态有机互动,加大滨海图书馆、滨海休闲购物美食中心、环水库绿道建设,让市民和游客有集文化体验、运动健身、商业服务、滨海风情度假、云顶度假功能于一体的出行体验。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因此在软件上,要赓续城市文脉。可以顺应数字化改革,借助数字技术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例如:聚起科技与文化的合力,用好5G、大数据等技术加强数据采集、建立信息档案及数据库,开展数字化复原、重建、场景建模,推出沉浸式观展、云游体验等,让鸦片战争场景、定海古城风貌、马岙海岛第一村等定海特色历史文化场景鲜活起来,使其更具象、更接地气,从而更好地展示定海古城独有的历史文化。


  加强住房保障 托起群众“安居梦”

  区人大代表:李黎

  住房保障,既关系民生,也关乎发展。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坚持以民为本、精管善治,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放在重要位置。全力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993套”等内容,让我尤为振奋。

  围绕这一工作,我建议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增加公共租赁住房房源,让更多在保对象能够享受到实物配租。同时,进一步关注新就业职工、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住房情况,出台更加贴合的政策,让不同收入标准的人民群众都能在城市生活得更舒心。

  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仍需大力推进,建议关注新居民和青年群体,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向社会开放的比例。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筹集和建设,引导更多的企业和资本共同关注民生需求,更好发挥保障性租赁住房惠民生、调结构、稳增长的积极作用。针对众多老旧小区无电梯的现状,建议加大力度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扩大宣传面,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同时,提前布局,做好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对于房地产市场,需加强风险防控,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监管,提升住房品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变,让群众住得好、住得放心。


  建设共富单元 促进强村富民

  区人大代表:沈宏

  “全力建设海岛乡村共富单元,加快创建海岛未来乡村,着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文化、风貌等场景。”“深入开展强村富民行动,加快海岛特色农渔业发展。”……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能明显看到,对于乡村共富发展的词句频频出现,这也为我们的下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村党委书记,我关注的重心主要放在乡村如何根据现有资源开展强村富民行动。

  我建议,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打造文化风景线。可以对现已建成的文旅景点进行布展,并通过开设研学课堂,吸引游客参观研学,打造沉浸式场景,让游客深入体验了解乡村文化底蕴,带动村民精神、物质双富足。同时,加快整治村容村貌,打造进村路口地标建筑,增强道路两边的绿化美化,整修恢复环村水系,对村内古屋、古井、古树等予以保留标注,对古石板、古农具、古家具、古雕刻等进行收集整理,进一步挖掘、打造地方文化IP,让文化点亮“共富”新引擎。

  持续打造“共富工坊”,推动村民增收、集体致富。目前定海各地有种类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可以培育、打造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帮助农村合作社和果蔬基地等打造更多田地直间播,提升农村特色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工坊运营主体,组建更加完备的电商团队,定期开展直播带货、产品推介、文化展播、宣传推广等活动,提升工坊品牌效应;持续培养农民主播担任乡村文旅的“代言人”,深化与高校的合作共建,定期组织电商直播技能培训,进一步培养更多的直播人才,孵化更多的电商企业。


  建好农村道路 畅通“幸福之路”

  区人大代表:林嵩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总体来看,这一年来,定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条件均实现了有效提升,但一些自然农村公路规划落后、技术等级低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此次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动城市格局优化完善,统筹优化交通、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布局”,这为下步城市发展建设指引了道路。

  乡村道路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村民出行、农业生产、乡村旅游。优化乡村路网,对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建议,进一步实行农村道路建设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一体化开发。在具体下达资金计划和编制实施计划时,根据道路路况、交通流量、路面类型、路面宽度等要素统筹安排,确保农村道路安全畅通。

  当然,建立农村道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同样重要。建议进一步巩固定海建设高品质“四好农村路”成果,按照“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智慧化、市场化”要求,积极推动农村道路养护市场化运作。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积极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农村道路养护服务,形成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新型现代化养护组织模式。规范实施农村道路养护工程建设,积极引导专业养护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农村道路养护机械化水平。


加快转型 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区政协委员:马洁

  翻看区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一年,能发现定海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城区的防洪排涝能力提升了,多条城市干道提升改造后更加宽敞了,春节期间城区景观灯的布置增添了节日的氛围……从这点点滴滴的变化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城市正在逆势前行,总体是积极向上、实干的氛围,这对于服务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积极的信号,提振了发展的信心。

  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全力推动制造业、服务业“两翼齐飞”,特别是对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包括“深入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做优做精全域旅游,招引建设具有定海辨识度的标志性文旅项目”等具体举措。目前旅游业迎来了复苏,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建议更加注重部分服务行业在转型中的“思想解放”,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组织部分人员外出考察观摩,借鉴成功经验,制定出台更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实操性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助力服务业恢复发展。

  推动服务业发展,建议针对定海的整体定位找准方向,发展“小、精、深”旅游,如探索将定海的乡村旅游与养老产业、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与医疗资源相结合,打造田园综合体下的养老新模式,并将有养老产业基础的区域作为发力点,配套“文旅+养老”新业态和优质服务项目,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深挖特色 助力小岛差异化发展奔共富

区政协委员:张高俊

  近年来,海岛旅游备受大家的追捧,越来越多的小岛重现生机,迎来了发展旅游的新机遇,也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在这次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定海要“绘就‘一村一岛’美丽定海新图景”“高标准推进‘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精心编制南部诸岛整体规划设计”。

  建议“一对一”对小岛实施精准定位,深度挖掘小岛自身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比如利用小岛最常见的沙子、鹅卵石、铁锚等海岛资源,打造小岛人文景观、文化墙、特色民宿、观景平台等,挖掘老船木、渔网等这些海岛基本元素背后的故事,通过这种简单又接地气的方式让大家了解舟山海洋文化的奇妙,避免小岛间同质化现象发生,从而突显各岛的独有品位。发展小岛经济,建议引入社会资本,丰富岛上的商业业态,发展民宿餐饮业,做精海洋特色食品和海洋文化衍生产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此外,定海各岛优质气候和空气通透度都是观星的好条件,建议把星空文化和海洋文化、民俗文化、餐饮文化有机结合,开发多样化文旅品牌。要合理利用当地民俗文化节庆节点,举办推广活动,做好宣传,吸引大众登岛体验。

  助力小岛奔共富,还要破解人才问题。建议出台“小岛你好”人才和项目引入专项政策,重点做好年轻人进驻小岛创业工作,带领岛民共同致富。同时,征集和规范“小岛你好”礼貌用语,特别是对小岛经营者的问候语普及,真正让大家体会“小岛你好”所带来的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用活资源 让历史文化赋能港城标杆建设

区政协委员:刘佩军

  定海,古称“翁山”“昌国”,清朝初年,康熙皇帝亲题“定海山”匾额,古城之名便由此而来。这座1200多年历史的“海上古城”,留下了许多文化印迹,也展现了定海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着力打造古韵流芳的人文之城、现代宜居的品质之城、风情绽放的魅力之城”这一工作要点。

  定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但与国内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相比,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展示、挖掘运用等方面还需更进一步。比如市民游客了解定海“家谱”的形式还不够直观、场景还不够丰富,文旅融合产业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等。 历史名人搭台,唱响文旅发展好戏。建议招引建设具有定海辨识度的标志性文旅项目,多点布局建设内容丰富厚重的碑亭、形象立体饱满的雕塑等载体,把历史名人从馆所、展厅等狭小的空间请出来,使之成为展示定海人文的生动写照。对于新建的基础设施,也可以多引用历史名人典故来命名。挖掘定海历史名人名迹名事,举办更多有定海特色的旅游节庆、文化艺术活动。将历史名人遗迹、民俗文化资源与“东海福泉”等诸多特色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历史名人主题旅游线路、文创产品等,拓展文旅产业内涵、产业价值。同时,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开展历史文物建筑空间信息采集,通过三维模型几何重建、纹理精细加工等途径,形成历史文物建筑数字模型,建立完整准确的历史文物建筑数据库,为历史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夯实基础,助推定海历史文化记忆延续。


提升能级 深耕粮油产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区政协委员:徐兴东

  舟山国际粮油产业园区区位优势凸显,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目前已聚集中储粮、省直属粮库、良海粮油等各类粮油加工仓储物流贸易企业40余家,形成中央、省、市三级储备格局。“有效承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化舟山粮食产业园建设”,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我区今年粮油产业发展方向,鼓舞人心。

  但今年以来,全球粮食供应面临很大不确定性,稳定粮食自给率面临空前的压力,粮食保供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

  建议利用老塘山五期码头优势,建设和改造一批粮食仓储设施,打通各仓储设施、出货码头之间的互通通道。推动粮油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着力打造舟山智慧物流枢纽,共同推动形成舟山市联通国际、辐射南北、市外一体、跨区发展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推行粮食加工标准化生产,确保品牌质量,打造“放心粮油”、争创“粮油名牌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比如可以充分打造“江海联”品牌,通过品牌推动,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从科技创新上突破,加强科技开发和人才培训,配齐专业科技人员,整合技术力量,着力在优质粮油种子引进、培养、推广和粮油精深加工上攻关,利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粮油加工产业,以高能级平台引领高质量发展。


破解瓶颈 增加海岛群众民生福祉获得感

区政协委员:鲍紫燕

  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回眸2022年,不难发现,我区多规合一因地制宜,塑造了富有新时代气息的美丽海岛。其中,定海南部诸岛中心的东岠岛和刺山岛,作为全市首批建设示范岛,通过“一岛一品”差异化发展,小岛风貌显著提升,旅游产业活力焕发,海岛共富成果初显。与此同时,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资源贫瘠等制约小岛发展的问题也日益突显。

  建议打造“外联内畅”的立体交通体系,推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从小岛外部来讲,积极推动民营航线向国营规范化运营转变,科学设置航线、班次,提高群众满意度。同时着力构建便捷的岛内微循环交通网络,通过打造小型游客服务中心,优化交通运行组织建设,强化岛内交通工具配置。此外,通过构建“陆海统筹”的一体治理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协调联动的治理工作整体格局。强化对海洋污染的监测监管、加大公众宣传教育等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针对补齐海岛公共服务资源短板,通过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海岛搭建区域一体化健康服务信息平台,建立海岛远程医疗服务站,完善海岛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承接省民政厅“海岛支老、一起安好”行动相关政策,因地制宜用足政策“红利”,共享优质养老服务发展成果。深化养老服务区域协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定期上岛为老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与服务,秉持“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理念,增加海岛群众民生福祉。


优化调整 推动城区特定路段非机动车有序通行

区政协委员:姚青松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动城市功能持续升级,坚定不移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打造城市美好生活宜居地。在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定海要“大力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行动,持续推进城市道路改造建设,系统提升文化路、东河北路、人民北路等道路26条”。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日益增多,城市道路上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川流不息。在定海城区的主干线上路口都有箭头指示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可以按各自指示灯各行其道。而在城区部分路段,如解放路、昌国路等就只有圆盘灯,存在同向行驶过程中非机动车侵占机动车道左转的行为。这一问题极大延缓了机动车过红绿灯的速度,易造成交通事故。

  交通规划是获得良好交通运输效益的有效途径。只有经过合理的规划,才能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否则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造成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损失。建议相关部门对城区多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调整,增设非机动车信号灯,解决非机动车通过路口时,与右转车辆冲突的问题。同时,左转非机动车可实现一次过街,提升路口的通行效率与安全。交警部门可加强宣传,引导群众规范出行。在上下班高峰期,对特定路段进行通行指挥,提升通行效率与安全,优化非机动车与人车混行问题。此外,针对非机动车通过时侵占机动车车道左转问题,应当禁止非机动车在绿灯时左转通行,解决机非交织冲突问题。


责任编辑:鲍婷婷 韩超男



相关阅读

品牌栏目

短视频 阿拉来帮侬 海山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