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里谱新曲——“一路看小康”系列报道之四

2020-11-25 09:12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拥有“海上河姆渡,千年稻香村”美名的马岙,三面环山、北面临海,数千年前已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深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厚植在马岙的土壤中,赋予这里的人们对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今走进马岙,青山秀水、阡陌桑田、道路洁净、屋舍俨然……生动地诠释出“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美丽内涵。在年逾七旬的袁丰年带领下,记者走进马岙人眼中的小康生活。
  马岙村有一处别致的四合院———乡村善治学堂。这处古朴的屋舍里,展示着近年来马岙在村民自治、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创新做法、优秀经验,还展陈了这些年来村民自治的项目成果。和袁师傅约在四合院碰面,聊起这些年马岙的变化,他如数家珍,改造后的楼门街、修缮后的水井棚、新建的停车场……
  “我年轻时在外面工作,退休后和老伴又回到马岙生活。以前提到农村感觉就是‘脏、乱、差’,现在可不一样了,大家的环境卫生意识都高了,这边空气好、绿化好……”步出四合院,边走边聊,袁师傅带记者到附近转了转。穿梭在民居老宅间,一处挂着红灯笼的院落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村回·庆和院”精品民宿。迈进矮墙围合的院落,低调的木房,别致的藤椅,虽然未见海,但是每个客房的名字都与海有关,给人一种清新文艺的感觉。
  近年来,马岙村依托绿水青山发展旅游产业,在闲置农房基础上改造了17套农房,由农户出租小院,再交由企业开发民宿旅游,让村里旺了人气、来了财气。在民宿,记者遇到了该民宿负责人傅芝飞。她说,这边的民宿已正式营业一年半,通过线上预订,游客的接待量达到一万人次左右,入住率达70-80%。
  闲聊中记者得知,高端民宿群项目的引入,在增加闲置农房主人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拉动了马岙当地人在家门口就业,民宿里的前台、厨师、保洁员等几乎都是马岙本地人。资本的进驻,业态的注入,还带动了部分村民创业致富,目前仅马岙村就有村民自主经营的楼门客栈、茂林小院等近20家。
  离开民宿,拐进一旁的小巷,只见巷道内干净整洁,两旁绿阴环绕,巷道一端有一个红色醒目的箱子,打开箱门,里面放置着一把扫帚,这就是马岙响当当的村民自治品牌———“一把扫帚大家扫”。
  “路过的时候如果发现地上脏了,谁都可以拿这扫帚顺手扫一下。在这儿,人人都是保洁员。”袁师傅引以为傲地说,当地有个叫袁素荷的老人,每天都把自家门前巷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她的举手之劳感染了周边人,此后大家也自发加入其中,并形成了“道干净,大家事,一起扫”“屋落美,自家事,应做到”的微民约。
  “村里的水井、洗衣池大部分都是露天的,使用起来不方便、不安全,和周边环境也不协调,后来村里商量由村集体经济和周边村民各出一半钱搭建水井棚,搭建了15个水井棚……”顺着五四路边走边聊,袁师傅向记者讲起了“众家水井众家筹”的由来。如果说“一把扫帚”让村民有了“主人翁”意识,改变了生活习惯,完成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嬗变。那么,由此延伸的“众家水井众家筹”“百家田园联心种”更让村民自治成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这里就是‘百家田园联心种’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顺着袁师傅手指的方向望去,道路一侧的农田里,地垄被规整得井井有条,蔬菜长势一片生机勃勃,村民们正在播撒油菜花种子。“以前这儿是一片荒地。”负责田园维护的团结村村民唐月年告诉记者,这片农田共百余亩,分属100余户团结村村民。过去,这片田有的抛荒、有的乱搭乱建、还有一些坟包,和团结水库坝下休闲区的发展定位格格不入。被街道定为“百家田园联心种”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后,旧坟迁了、垃圾清了,村民们共同维护农田环境、共建农业景观带,环境变美了,住着也舒心,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参与自治积极性更高了。
  蓝天白云下,绿植映衬间,如今的团结水库坝下村道平直,路边可见卡通凳子、景观池等特色小品,一条色彩斑斓的天梯向上延伸至水库,仿佛昭示了团结村里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整洁的环境、淳朴的民风,或许这就是吸引高端民宿品牌“村回”落户马岙的原因,也是袁师傅落叶归根的幸福使然。马岙人在共建、共享中,让历经沧海桑田的千年“稻香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唱起了悠扬的小康赞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