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精神文明创建丨“阿婆桥”昨正式揭碑亮相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舟山首次以当代普通百姓事迹为原型命名一座桥

2020-10-16 11:22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记者 曹玲 陈妤

  摄影记者 林增

  昨天上午,定海举行“洗桥阿婆”志愿服务精神传承仪式,众人期盼已久的阿婆桥正式揭碑亮相(见图)。该桥位于南珍菜场西北侧,与集市桥平行,桥长20米、宽18米。桥旁竖着一块铭记“洗桥阿婆”精神的石碑。

  “阿婆桥”桥名来源于定海人殷桂兰的感人事迹。殷桂兰几十年如一日,义务清洗定海城区石桥,市民亲切地称她为“洗桥阿婆”。

  去年12月4日“洗桥阿婆”殷桂兰去世,本报策划推出“洗桥阿婆,您在哪里”系列报道,引发了一场如何传承志愿服务精神的大讨论。党报舆论引导、舟报融媒体矩阵大力传播,赢得了众人共鸣,民众提议为“洗桥阿婆”精神命名一座桥。

  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定海区、团市委等对此高度重视,并积极回应。去年12月21日起,舟山日报社与定海区委宣传部联合发起传承“洗桥阿婆”精神桥名征集活动,征集桥名100余个,参与投票2186人次。最终,“阿婆桥”以707票位居第一。 去年12月30日,定海区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将南珍菜场附近一座在建新桥命名为“阿婆桥”。

  我市地名专家王建富表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舟山首次以当代普通百姓事迹为原型正式命名一座桥。

  定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徐华说,“洗桥阿婆”感动了一座城,这座城铭记着她。树立“阿婆桥”这样的城市文明地标,将引导广大群众传承、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迈上新台阶。

  当天上午,30多名志愿者拎着水桶、拿着抹布擦洗阿婆桥、集市桥。定海多个城市社区开展了以传承“洗桥阿婆”志愿服务精神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清洗“阿婆桥”。

  【新闻聚焦】唤一声“阿婆桥”,好亲切!

  总有一种行为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敬重。

  夕阳下,定海集市桥上,一位戴着太阳帽、提着小铅桶、戴着塑料手套的阿婆,蹲在桥栏边,细心刷桥的身影,印刻在许多舟山人的记忆中,难以抹去。

  她,就是许多舟山人熟悉的“洗桥阿婆”——殷桂兰。殷桂兰,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义务清洗定海城区石桥十几年如一日,并时常慷慨解囊资助困难群众。

  去年12月4日,“洗桥阿婆”安详去世,享年94岁。“温暖一座城的阿婆,走好! ”市民纷纷转发悼念,缅怀她生前的感人事迹。岛城微信朋友圈为这位老人刷屏,沉痛中饱含着怀念与尊崇。

  斯人已去,后者继往。一座城市需要感动,需要铭记,更需要传承。

  结合当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背景,本报从去年12月6日起,先后推出10余篇“洗桥阿婆”的系列报道,引发了一场如何传承志愿者精神的大讨论。本报刊发的以“洗桥阿婆”的名义命名一座桥的民众提议,立刻引发市民共鸣,迅速形成舆论热点,民意良性互动,社会反响热烈。

  市精神文明指导中心、定海区、团市委等对此高度重视,并予以积极回应和跟进。 12月21日起,舟山日报社与定海区委宣传部联合发起传承“洗桥阿婆”精神桥名征集活动。市民通过“舟山日报社”“定海山”微信公众号和舟山日报民生新闻热线等渠道踊跃建言。

  在这次体现“洗桥阿婆”精神的桥名征集过程中,有人被她的大爱所打动,建议命名带有“善”字的桥名;有人认为她是城市文明的楷模,建议命名包含“美德”内涵的桥名;有人敬崇她高尚的品德,建议用她名字和称呼的组合命名桥名……

  无论是“臻善桥”“奉献桥”,还是“殷婆桥”“洗心桥”,每一个桥名都饱含对“洗桥阿婆”的崇敬之情,更是民众对城市精神文明的坚守和期许。

  短短三天时间,参与投票2186人次,征集桥名100余个,“阿婆桥”以707票位居第一。

  去年12月30日下午,定海区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将南珍菜场西北侧一座在建新桥命名为“阿婆桥”。

  这几天来,细心的市民已经注意到,位于定海总府路延伸段—南珍菜场西北侧的“阿婆桥”,已展露真容。这座桥与“洗桥阿婆”生前常洗的集市桥毗邻、平行。桥与桥,守望人间繁华,绵延传承文化。

  深情唤一声“阿婆桥”,好亲切!道出了民众的心声,感召着一种力量。“洗桥阿婆”走了,但她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永远留在人们心间。一座“阿婆桥”,传承着“洗桥阿婆”精神,共筑起城市文明地标,传递凡人善举的道德之光。

  以桥为媒,以桥为证,或许能激发更多民众内心的善和爱,引领和鼓励更多人为城市文明建设发挥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