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无问东西 ———“巴适,一起奔小康”系列报道之四

2020-09-21 09:23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记者 乐晨宇 孔琼洁 黄光亮

   一身白大褂,带着大海的呼吸;一支听诊器,触摸大山的心跳。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定海区的一批高层次医学专家陆续到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开展医疗帮扶,进一步提高当地医疗建设水平。定海区中心医院公共卫生科副科长张伟便是其中一位,在宣汉县蹲点采访期间,记者来到他的工作单位———宣汉县清溪中心卫生院,近距离聆听他医者仁心的扶贫故事。

  “大刀阔斧改革,不要怕得罪人”

  张伟,现挂职宣汉县清溪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去年,张伟接到通知后,告别了家中妻儿,怀着憧憬又忐忑的心情踏上宣汉的土地。尽管有所准备,但还是对当地的医疗条件预估不足。

  “跟沿海地区相比,宣汉这边的管理相对不规范。”在卫生院分管医疗安全质量及医院规范化建设的张伟说,刚来时,卫生院部分医护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及各类培训,对基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认识不足,无法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同时管理效率较低,无法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质量与效果……“拿病历卡来说,这边普遍存在记录不规范的现象,字迹不清楚、记录不详细,院里的医生却习以为常。”张伟告诉记者,他在来之前初拟了一份“改革大纲”,但还是有些地方考虑不周。

  “不要怕得罪人,你是来帮助卫生院脱胎换骨的,大刀阔斧地去干吧。”院领导对他说的这句话,让张伟放下了思想包袱,并紧锣密鼓地开始改革工作。第一步,他就把卫生院的病历按书写质量分成了甲、乙、丙、不合格四个等级。“老的病历卡没什么问题啊”“一直都这样,病患都没什么意见,多此一举”……改革刚起步,就遇上了质疑,甚至有人觉得张伟是在故意找茬。面对阻力,张伟没有泄气,他开始面对面地做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靠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解开他们的心结。同时,他带头组建了医务科,通过定期查阅病历,质量与绩效挂钩等方式严格把控病历质量关。不久后,该项工作获得立竿见影的成效,目前卫生院的病历基本都能达到甲等。院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这项工作表示肯定。

  迈过了第一道坎,之后的工作顺利多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张伟借鉴了定海区中心医院的奖惩办法,建立科室台账检查、三级查房、处方点评制度,还沿用了定海区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无烟医院的创建”“窗口一米线的设立”等好经验好做法,得到了广泛好评。

  “既然来了,就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为了扩大帮扶效果,让帮扶工作惠及更多群众,张伟坚持鱼渔并授,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工作,积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采访时,恰逢张伟在为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解读国家最新发布的“新冠肺炎诊治指南(第八版)”。台上的张伟早对解读内容烂熟于胸,台下的学员用纸笔认真记下各个要点,并不时提出问题,整场培训紧凑有序。张伟说,这里的医务人员普遍停留在“医生只管看病救人”的认识,院里平时对疑难病症基本上不进行讨论,会诊也不进行记录。张伟来了之后,把疑难病症会诊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每次讨论记录存档,规范运作程序,大幅提升了大家的业务水平。

  该卫生院党支部副书记陈笃科告诉记者,张伟要求医务人员每年都要上交一份年度工作计划及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上的时间节点开展各项工作。这对当地的医务人员而言,是破天荒的头一次。为此,张伟自己身体力行,开展了每周一次的业务培训,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医疗纠纷预防和发现条例解读》等进行逐项授课。在他的带领下,全院职工积极行动起来,互相开展培训,主动学习的意识明显加强。“最重要的是,大家觉得是一个团队,不会再有单兵作战的感觉,医生之间的业务交流也多了起来。”陈笃科说。

  “二度请缨,只因这里有我牵挂的人和事”

  去年10月10日至今年1月10日,3个月的短期支援转瞬即逝,张伟又回到了定海。“我在那里的改革才进行了两三个月,换其他人去,会不会在交接上出现问题?”今年3月,定海区卫生系统动员下一任扶贫干部时,张伟有了再次赴川的想法。

  “卫生院院长多次联系我,开玩笑地说要向上级领导打报告,再邀请我过去。”正当张伟决定再次请缨的时候,他妻子却没像上次那样全力支持他。原来,张伟的妻子是一名外科医生,当时已准备到上海一家医院参加为期半年的进修。

  “她起初不同意,因为这次进修机会难得,两个人都走了,家里的两个孩子没人照顾。”张伟告诉记者,因为这个分歧,一度陷入僵局。

  最终,拗不过张伟强烈的进川意愿,他妻子推掉了已经定下的进修课程。“这次去可是一年半,女儿这么小,等你到时回来,已经认不出你了。”在出发前往宣汉前,朋友无意间说的一句玩笑话,让张伟湿了眼眶。回到宣汉的张伟又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帮扶工作,今年5月,他还因水土不服和饮食习惯问题引起痔疮急性发作,动了一个手术,但没休息几天,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支医是件很有意义的事,与其说是我在帮助他们,不如说我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张伟这样说。

  ■记者手记

  支医,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字眼,充满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内涵,充满了医者的信念和坚持。定海和宣汉两地开展的医疗卫生扶贫工作,为这批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舞台,他们也不负所托,热忱服务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医者护佑生命的意义。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初心,也看到了奉献之心,它像种子一样扎根群众、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