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之变尽显美好生活

2020-08-28 08:33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记者 倪妮 刘琪琳 通讯员 王佳翰

1783135670_19904385406_1594368219613_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定.png

  从木质小渡船,到大渡轮;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到私家车普及;从单一的出行方式,到多样化选择……花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多年来,环南街道东山社区居民张玲一家发生了诸多出行故事。

  岛际交通更快捷

  “30多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令我感触最深是出行方式的变迁。”张玲和家人近日前往环南街道西岠岛老家看望亲人。现年60岁的张玲出生在西岠岛,后来和丈夫一起到定海城区务工,两人定期乘坐客渡船往返。“以前的客渡船还是木质结构,比现在小很多,大概能容纳20个人,风浪一大就得停航。”张玲回忆说,当时的渡船无法做到每天都有船班。

  现如今,往返于定海民间码头与西岠岛间的渡轮最大载客量达250余人,每天有上午、下午两个班次,基本满足了村民外出需求。同时,渡轮上还能搭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给村民出行提供便利。客渡船有了变化,码头的基础设施也随之提升。2002年,环南街道对定海民间码头候船室进行了改造,不仅提升了座椅、售票窗口等设施,还增设了公共厕所;2012年,西岠岛码头上的候船室正式对外开放,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歇脚候船的场所。

  两轮车到四轮车

  从西岠岛搬出来后,张玲和丈夫在城区租房住。“家里渐渐有了积蓄,谋划着买辆自行车代步。”1982年,用了12张华侨券加200余元,张玲家拥有了第一辆“凤凰”牌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还是个稀罕物。”张玲说,改革开放初期,物资相对匮乏,多数人家里还没有自行车。“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摩托车逐渐成为了人们的新宠。”张玲说,在当时骑摩托车还是一件挺拉风的事,她丈夫常常开摩托车带着孩子兜风。

  2015年,张玲的儿子陈开宇购置了第一辆家用汽车,除了日常代步,每逢节假日,一家人常常自驾出游。“小时候是爸妈带我出门,现在我开着汽车载他们到处旅游。”陈开宇说,关于儿时的记忆,总是忘不了那清脆的车铃声和坐在父母的自行车上一路向前的场景,承载着幼时简单质朴的快乐。“交通出行方式的巨大变化,其实折射出的是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陈开宇说,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使得出行更加方便,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绿色出行生态梦

  “我到过上海、杭州、厦门好多城市,乘过旅游大巴和高铁,也有自己开车去的。”陈开宇手机相册中的一张张照片记录着这些年带家人外出旅游的回忆。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出行不仅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且更加智慧、智能,也更能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享受绿色出行带来的健康。每天上午,张玲会选择骑电动自行车到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菜,陈开宇会骑上一辆共享单车上班。“开车遇上早高峰期会堵车,骑车方便又锻炼身体。”陈开宇说,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不仅仅是公益话题,更是事关每一个人生活质量和未来。除非必要,他们一家将坚持做绿色出行的践行者,同时带动身边更多人参与到绿色出行中来,让天更蓝、地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