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加速度跑出美好新生活 ——定海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综述之五

2020-01-17 08:09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记者 王琪儿 叶武杰

  好事顺着民心办,实事围着发展干。去年,我区始终把改善群众生活、增进群众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项项惠民政策、一笔笔民生投入、一个个民心工程,使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民生的幸福质感。

  教育为先

  擦亮学在定海金名片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诉求从“学有所教”转变为“学有良教”“学有优教”,教育质量的内涵也发生着深刻变化。2019年,我区着力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擦亮“学在定海”这张金名片。

  近日,记者在定海六中教室内看到,崭新的课桌椅、先进的教学电子设备一应俱全。来自岑港、小沙、马岙等地部分学子到这里求知求学,度过三年初中时光。2019年,我区农村小规模初中学校整合工作走出实质性一步,岑港、小沙、马岙、干览区域内的148名六年级毕业生顺利到定海六中和白泉初中就读,逐步在农村形成定海六中、白泉初中、金塘中学三大初中的规模布局,破解了农村初中布局小而散、办学效益不高的现状。

  我区还通过集团化办学,以“强”带“潜”,做好“融”字文章。交付和平路幼儿园,推进了城关二幼拆建、金塘沥港幼儿园迁建、畚斗岙幼儿园新建等校园建设项目进度,进一步化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业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

  共倡文明

  以文化人润心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对提升城市知名度,助推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第二届“三毛散文奖”颁奖典礼举行,获奖作者、专家学者、三毛文学爱好者和粉丝等共赴这场文化盛宴。随着“三毛散文奖”文化金名片的不断打响,如今“三毛”已成为我区文化符号之一,助推我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此外,我区还被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一轮全国试点县区名单,通过“搭建组织架构、建立长效机制、打造特色平台、培育优势品牌”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全区11个镇(街道)、123个村(社区)中,构建特色小微文明实践点和特色阵地21个,着力打造“德行定海山”文明实践样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群众心田。

  这一年,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县区建设深入实施,城市书房布点建设解决市民阅读“最后一公里”难题,“全民阅读、全民学艺、全民善行”品牌的群众参与度大幅提升……

  民生为要

  提升群众幸福感

  沧海百年,民生不息。2019年,我区全力保障民生,有力推进低收入群众增收工作,年收入14000元以下低收入家庭动态消除,12个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10万元以下社区村实现增收。

  走进位于白泉镇的华康颐养园,温馨的居住环境、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让人心情愉悦,这里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着力打通老年人健康养老的“最后一公里”。去年以来,我区多措并举织密养老保障网,积极应对我区养老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的缺口问题。同时,我区注重发展医疗健康事业,在环南街道盘峙村和大猫村、小沙街道前湾村、金塘镇新丰村打造健康小屋,同时借助远程会诊视频系统治疗疑难杂症,解决悬水小岛看病难问题。此外,全区还设立23个“名医工作室”,打造“健康定海”智慧信息平台,全面构建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

  去年以来,一批又一批来自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的务工人员来到我区,通过专业的培训掌握扎实的技术,实现就业。同时,我区和宣汉县建立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友好合作与交流,并通过紧密的跨区域劳务合作关系等,全力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区将继续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的美好生活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