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兵讲抗美援朝故事

2021-10-22 09:00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记者 倪妮 陈挺 通讯员 王思涵 柴莹莹 贺凤艳 文/摄

牢记初心使命.png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1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本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记者专访了我区部分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听他们讲述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不凡经历、战斗过程和感人故事,铭记这段光辉历史,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新时代奋斗前行的内生动力。

241788_128193.jpg

  “拍得很好,又让我想起了那段烽火年代的往事和那些与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今年国庆节上映的电影《长津湖》 掀起了观影热潮,现年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高必万也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影院观看。电影让他回想起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斗岁月,高必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1951年,高必万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机枪手。1953年初,他跟随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1军181团奔赴朝鲜前线。当时的朝鲜处于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冬,为了躲避敌人的巡查,志愿军大部分时间是在夜晚行军。“敌人的飞机贴地飞,把我们的帽檐都掀翻了。”谈起当时的行军路,高必万坦言每时每刻都有生命威胁,一旦被美军发现,好不容易取得的战果便会毁于一旦。行军中,高必万主动帮体力不支的战友背枪、背手榴弹、背米,为冻僵的战友烧热水泡脚,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高必万当选为班长。
  到达目标高地后,高必万和战友们立即执行抢修阵地工事的任务。白天,他们在坑道的掩蔽下生存,时而有敌机掠过头顶散发传单,企图动摇志愿军军心,还有敌人在山头唱歌纵舞,试图使志愿军战士放松警惕。夜晚,他们避开敌人的照明弹抢修阵地工事,战斗的枪弹声也时常打响。“朝鲜战场遍地是英雄,我们就是要在祖国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高必万说,每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军服内都有一个姓名牌,上面写着姓名、家乡所在地等信息。若有战士辆牲在战场,战友们便可以通过姓名牌为他立一块简易的墓碑。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订。部分中国人民志愿军继续留在朝鲜,一方面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另一方面驻扎兵力时刻提防敌人再次发起挑衅。高必万在这段时间内被提拔为排长。1955年,高必万回国进入昆明步兵学校(现昆明陆军学院)学习,他也是所在部队唯一一位通过选拔进入该校培养的士兵。接下来的两年,他辗转在昆明步兵学校和军官预备学校分别学习专业军队知识与科学文化知识。1958年,昆明步兵学校撤校,高必万到杭州钢铁厂工作,同时担任该厂党支部书记。1962年,高必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支农,主动回到家乡,在岗位上不断努力学习和工作,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我的一生与党和人民紧紧相连,我将永葆初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余热。”高必万说。


241788_128194.jpg

  迎着稀稀落落的秋雨,循着弯弯绕绕的村道,在马岙街道三星村,记者见到了现年91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林兴帮。老人坐在屋檐下的一张竹椅上,身着中山装,精神矍铄。
  1939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舟山。当时,林兴帮只有9岁,他清楚地记得父亲在拾松木的途中被日军抓去做苦力,放牛归来的林兴帮也遭到敌人的盘问。侵略者在舟山实施的暴行给年幼的林兴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保护家人、守卫家乡的念头在他心底深深扎根。
  1951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林兴帮参军入伍。在部队,林兴帮刻苦训练,锻炼本领,时刻准备报效祖国。1953年,林兴帮随所在部队前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敌军的战斗机就在我国的边境线上徘徊,我是去守卫祖国的大门。”回忆那段往事,林兴帮神情坚定。虽然在武器装备和物资供给上落后于敌军,但林兴帮和战友们依然保持着坚定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心。在战场上,林兴帮经历了许多次的战斗,其中发生在1953年7月的一场战斗让他记忆犹新。当时战斗的号角吹响,作为第二组的备选炮手林兴帮负责为正式炮手递炮弹,保障弹药供给。那场战斗足足打了一个小时,直到停战命令下达。林兴帮回忆说,战场上,志愿军步兵离敌方步兵最近的距离仅200米,战士们时刻面临着危险。林兴帮在运送弹药的过程中被敌军的探照灯照射,险些暴露行踪。
  《朝鲜停战协议》签署后,林兴帮及其所在的部队留在朝鲜当地,帮助朝鲜人民恢复战后生产生活。时至今日,林兴帮还能说上几句朝鲜话。林兴帮说,当时他用简单的朝鲜话和当地人民进行问候与交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56年,林兴帮回到故土。“从来没有后悔将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祖国。”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曾经的热血青年已是耄耋老人,但拳拳爱国之心不曾改变。


241788_128195.jpg

  整洁的蓝色上衣,干干净净的面颊,这是记者见到现年9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沈阿善时留下的第一印象。老人颤巍巍地拿出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轻轻抚摸,向记者讲述起他的峥嵘岁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沈阿善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5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从此他由一名解放军战士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
  1952年9月,沈阿善抵达朝鲜后,他所在的部队进入“三八线”一线阵地,连队接到任务,白天负责防空,晚上封锁敌人的碉堡。当时,志愿军将士们不仅需要面对前线敌人的强大火力,更要对抗敌人对志愿军后勤运输的狂轰滥炸和袭扰破坏。“美军的装备远比我们先进,飞机盘旋,炮弹轰炸,我军500辆用来运输的汽车最后只剩下100多辆。”除了物资受限外,恶劣的天气也是对志愿军战士的巨大考验,“最早的时候只有土豆当食物,零下40度的天气,冻土豆像石头一样硬,但是我们心中有信念,就是要打胜仗。”
  战争后期,物资供应有所改善,棉衣棉裤和罐装食品被送到前线。然而,军事设备的相对落后和武器的差距仍没有得到改善。“敌军的飞机轰炸时,我们就躲进坑道,轰炸完马上出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抵御进攻。”沈阿善说,当时配备了冲锋枪,却因弹药缺乏不能随意开枪,只能等待敌人进入到30米的范围内再开枪,志愿军战士身边都会放着100多枚手榴弹,随时准备与敌军展开近身战。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不惧生死的战斗,志愿军战士们艰难守住了至关重要的“三八线”。
  1953年7月18日,沈阿善参与的最后一场战争拉开序幕,敌军仗着坦克火力压制和飞机轰炸一度将志愿军压得喘不过气。“战斗持续了足足7天7夜,子弹在周围穿过,都能听到‘嗖嗖’声,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地倒下,心中来不及难受就要接着投入战斗。”沈阿善回忆,当时有两颗流弹分别击中了他的棉帽和大衣。这场战役后,敌人提出停战要求。“没有飞机坦克,我们照样打胜仗。”沈阿善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战争结束后,沈阿善返回家乡,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奋斗。多年来,沈阿善最爱观看阅兵仪式,看着各种现代化武器亮相,他的内心充满自豪感。“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只要敢于斗争,什么敌人都能打败,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沈阿善常常和子女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