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吟兴:用诗歌见证家乡巨变

2019-10-16 09:21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记者 王茂华 通讯员 马乾伦

  从23岁写诗至耄耋之年,他的创作始终追随时代发展步伐,并以饱满的创作激情留下诗作600余首。退休后他初心不改、发挥余热,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为基层文化建设奉献自我。他就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农民诗人”的金塘镇河平村老党员徐吟兴。

  “低头看河面,月儿沉水底,鱼儿绕月戏,头上一重天,脚下一重天,疑似银河落身边……”初次见到徐吟兴,在金塘大柳河畔的一间平房内,84岁高龄的徐吟兴正在书桌前低头落笔,虽然拿笔的手微微颤抖着,但老人的神情却十分愉悦,仿佛脑海中正浮现出一幅“月晖洒落河面”的动人夜景。虽年事已高,但坚持每天晚饭后散步依旧是徐吟兴的日常,“我爱往河边走,这几年河道变得越来越干净,河道边的风景也越来越美丽,我这老头子有幸能见证这些变化。”散完步,徐吟兴回到家中总会将心中的欣喜之情写成诗句。

  徐吟兴,1936年出生,从小家境清贫,22岁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积极工作,先后担任了当时金塘卫平村的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卫平村成了当时舟山县农业学“双平”的典型村之一。那年粮食亩产超“纲要”,该村还登上了《浙江日报》头版头条,被《人民日报》转载。而徐吟兴的创作之路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村子里大家一起割早稻,徐吟兴创作了人生第一首诗———《熟了》。修水库时,他写下“挑去农村千年穷,挑来子孙代代富。”围海造田时,他写下“双手推出潮,围成粮和棉,劳动创奇迹,海涂变新田。”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激动万分的他将此情此景编了一首歌,题为《终身不忘党恩情》……60余年来,徐吟兴始终保持常新的激情,用脚步丈量家乡山水,感受家乡变化,他的诗句也成为见证时代发展变迁的记录。如今,徐吟兴一共写下诗歌600余首,并精选了255首收录至自己的《徐吟兴诗选》。

  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徐吟兴依旧发挥着自己的余热,他是金塘老年讲师团的讲师,河平村乡贤会的成员,也是一名文艺节目创作者。他连续7年为河平村群众文化艺术节编排歌颂家乡发展、反映群众生活变化的文艺节目,受到大家喜爱。“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时常为村发展建言献策,遇到一些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时,还会帮助着我们一起给村民做思想工作。”河平村党委委员王承儿说起徐吟兴夸赞连连。

  徐吟兴告诉记者,正是因为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他的生活才越来越幸福,诗歌才能如此丰富多彩。“现在年纪大了,有些事情力不从心。但只要我脑子清楚,嘴巴会说,手能写字,就会继续为人民服务。”徐吟兴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