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手中的那把“戒尺”终于要回来了

2021-01-18 16:00 来源:定海山 作者:晒网人家

  近日,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并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唐僧没有紧箍咒,孙悟空一辈子都是泼猴。《规则》正式发文明确老师的“惩戒权”,有必要的情况下,三种教育惩戒将被允许实施,这也意味着:老师手里那把无形的“戒尺”,终于要回来了。

  一、适度惩罚,才能让教育变得更有力量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严师出高徒,一个懂得惩戒的老师,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的老师。可网上一检索,昔日师道尊严在当今遭遇很尴尬的境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敢惩戒学生,因为惩戒学生的结果很可能是家长投诉闹事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处分甚至辞退,如此一来,教师们就不敢行使惩戒权了,一些顽劣的学生也就更其嚣张霸道,最后受害的还是学生本身。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古代教师是如何行使惩戒权的,《学记》中记载的“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朴作教刑”等故事就是说的教师的惩戒权;宋代苏东坡也曾说过“惟教之不改,而后诛之”,这里的“诛”指的就是惩戒。那时教师惩戒学生的主要工具是“戒尺”,现在上了年纪的人对于打手板可能并不陌生。

  因为有所期待,才会有所惩戒。俗话说,教不严,师之惰。遇到对你严格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幸福。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会给出真心的批评,一是父母,二是老师。正是因为父母无法时时陪伴,才更凸显出严师的可贵,当孩子行差踏错时,是老师及时发现,力挽狂澜;当旁人不看好孩子时,是老师倾尽全力,推着学生向前。没有老师的严厉甚至惩戒,教育始终是不完整的。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有生之年能遇到一位严师,请务必珍惜。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很多学校和老师宁可背负骂名也要去惩戒学生呢?那是因为惩戒是有作用的。

  二、戒有尺度,才能让规则意识变得清晰

  惩之有度,戒不离规。近年来,同样关于教育惩戒发生的社会事件频频引起各界争议。一方面,有的学生因为被过度惩戒而产生心理阴影;另一方面,也有老师由于惩戒学生,受到过度处分。《规则》界定了教育惩戒的概念和实施范围,明确了实施教育惩戒应当遵循的原则,并专门对七类不当教育行为说“不”,明确作出禁止,规定教育惩戒的“负面清单”,这有利于教师规范行为,把握尺度,保证教育惩戒过程中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当务之急是学校及教育部门出台配套措施,制定惩戒流程,没有一个细化、翔实的规定,惩戒与体罚将处于一种模糊状态,既不利于教师履行教育管理职责,也不利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方面要想使教师理直气壮地使用惩戒权,发挥出“因惩而戒”的威慑作用,那就将惩戒内容、惩戒方式细化;另一方面惩戒的核心是明确边界,教师行使惩戒权要关注年龄分界点,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选择适切的惩罚形式,区分学生错误行为的性质, 采取合理的惩戒力度,积极捕捉态度转变点,促进学生认错意识的生成。将教育惩戒纳入法制轨道,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尺度与温度,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最终达到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增强自律、改过向上的目的,最后我们每一个参与者永远要明白惩戒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育人才是目标,界限需要理清。

  三、各归本位,才能让孩子的教育更有温度

  家校合作才能共育,这个道理我相信大家都理解。教育就像一个三角形,家长、老师、孩子各占一边,为使教育惩戒可以发挥其最大的效力,不能仅靠学校一方的努力,需要家庭和学校携手共进。很多研究表明,高质量的父母教育卷入对于儿童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和遵守纪律有积极作用,父母如果处在“旁观者”的角色,被动接受学校的教育惩戒结果,会导致父母对学校的认知疏离,造成父母在自我角色和外在角色之间的角色冲突,无法发挥父母在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对儿童在学校良好表现的支持。同样家长也应积极正确看待教育惩戒,也应是惩戒教育的参与者,而不是“谈惩戒色变”,家长和学校的初衷是一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所以在对待教育惩戒的时候要客观、理性,给予学校和老师充分的理解和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且也应积极行使对于学校的监督权力。只有真正心意相通,各方才能真正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生态。

  没有惩戒,马路中央早就乱成一片,惩戒就像一道防线,一座界碑,越过了线,就要受到惩罚,惩戒所包裹的只能是爱和温暖,让惩戒回到正轨,发挥应有作用,很重要、也很迫切,目前《规则》的出台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