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0 11:25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定海区档案馆供稿
王启宇(1883-1965),字志正,定海白泉人。父亲王晋侯精通中医,后因为一名荷兰人诊治疾病,受邀赴上海,任职于和兴洋行。王启宇幼年时随父亲来到上海,考入圣约翰大学,因学费昂贵,一年后停学,后任和兴洋行司计。当时的洋货充斥着中国市场,衣着纱布,也多是进口而来的。王启宇立志实业报国,振兴纺织印染工业,自学棉布加工技术,业余钻研棉纺线丝光染色技术,艰苦创业,终获成功。
民国二年(1913),王启宇与人合作集资在上海塘山路创办达丰染厂,自任经理,专营纱线漂炼染色。刚开始时仅有草房数间,染缸数对,所产丝光线,极受厂商欢迎。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进口货骤减,达丰产品供不应求,数年间获利5万银元。1919年,王启宇又集资在曹家渡浜北光复西路1161号创办新厂,除染色外,又增设织部,实行自织自染,并向英国订购印染设备,首创中国机器印染业。投产后日产布2000余匹,尤其是黄卡其销路最广,致客商每提及卡其,必曰“达丰”。
王启宇管理工厂一秉至公,为投资合作者及职工所敬服。他用重金聘请外国专家任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国内技术骨干,使生产蒸蒸日上。1920年,王启宇另邀李柏葆等14人投资,在上海曹家浜渡苏州河北岸西光复路开设振泰纺织厂。李柏葆为董事长,王启宇为经理。当年厂部先行试车投工,翌年10月全部建成投产。拥有纱绽2万枚,生产月虎牌、吗福牌棉纱及双股绒。为扩大规模,与达丰染织厂分别增资,生产日渐兴旺。两年后,两厂改组成立“中国首创达丰染织厂”,王启宇任经理。1925年后,由于“五卅”惨案发生,上海各界抵制外货倾销。该厂开始生产花布,并再次增资,在宝山顾家宅开办宝兴纱厂。抗战爆发后,两厂先被日军侵占,后改组为英商第一中纺公司中纺纱厂,继又改组为英商中纺公司中纺二厂。1933年,该厂发还原主,董事长顾杏卿,经理王启宇。抗战胜利后,与中纺一厂协同发展。1948年,向瑞士订购3万枚纱锭,因政府限制进口,便改运香港,于1950年成立香港纱厂,王启宇任董事长。
1920年至1950年,王启宇先后在上海、南通、常熟等地创办振泰纱厂、宝兴纱厂、达记织布厂、泰山纺织厂、中纺纱厂、大纬织造厂等企业达30年之久。并与人合资创办泰山保险公司,投资参与经营舟山轮船公司、信和纱厂、兴业钢铁厂、中华劝工银行、统原银行等。历任上海华南纱厂联合会董事、中华工商业联合会理事,苏、浙、皖、鲁、沪六省市棉纺业同业公会理事长。1959年任香港纱厂同业公会理事长,是香港纺织业开拓者之一。
事业有成的王启宇也十分关心家乡教育事业。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旅沪巨商朱葆三、刘鸿生等创办定海公学,王启宇出资500元。民国十一年(1922)二月定海中学(即定海公学,今舟山中学前身)所设的捐款助学铜匾至今犹存,王公大名列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