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蒜薹香

2023-05-10 09:21 来源:定海山 作者:书芸

  小时候,每到夏初,正是缺乏鲜菜的时候。蒜薹,算是当季的时令菜。母亲将蒜薹抽回来,清洗干净,先不急着切断,而是抓一把蒜薹,将尾巴系在一起,一串串地挂在铁丝上,晾干水汽备用。

  随后,母亲开始调制腌蒜薹的料汁。料汁配方非常简单:凉水煮开,按一斤蒜薹配一斤水,十斤水放八两盐,四斤蒜薹倒一袋白醋的比例就行。白醋要等水放凉再加进去,蒜薹、坛子、案板确保干净,不能沾水、沾油。

  蒜薹晾干,掐去尾巴炒菜,剩下的母亲切成寸段,全部码进坛子,将晾好的料汁倒进去,淹没蒜薹即可。一周以后,蒜薹就变成浅黄色,母亲擦干勺子舀一些放进碟子,淋一些辣椒油,端上饭桌就算一道菜。

  我最喜欢将热馍一掰两瓣,夹一筷子蒜薹放进去,嚼起来“嘎吱嘎吱”,又酸又脆,回味无穷。醋腌蒜薹没了绿莹莹的鲜嫩,却少了辛辣和冲鼻的蒜味,滋生出一丝丝的甜,让人越吃越想吃。好不容易有个改样菜,我巴不得每顿都吃,但是,母亲并不允许。

  有一次,我偷偷溜进厨房,找个干净勺子舀出来一些,顾不上拿馍,先捏几根放进嘴里解馋。正好被母亲撞见,她用爱怜的眼神看着我,叹口气说:“别一下都吃光了,还得给麦收留一些,到时候没时间做饭炒菜,就指望这些蒜薹呢!”

  当时,农村日子很苦。这个时节,每家除了偶尔割一刀韭菜,炒个鸡蛋给孩子们解馋,只能地里薅一把野菜,回来凉拌或者拌玉米面蒸菜。每天不是自制的酱豆、酸菜,就是咸萝卜条,辣椒酱,连个像样的素菜都没有,荤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

  蒜薹一下来,母亲每年都腌一大坛。但是,却不允许顿顿吃。担心麦收时候不够吃,新蒜挖出来,母亲会给坛子加适量盐和醋,将蒜瓣剥开、洗净,晾干放进坛子,等一周以后,蒜也入了味,变成透明色,吃起来酸咸脆爽。

  麦收一到,一家人天不亮去地里干活,半晌饿了,坐到树荫底下,就着蒜薹、瓣蒜,吃几口馍,喝口水,就是一顿饭。没有现在的冰激凌、可乐,最多用行军壶、大铝壶,灌些劣质茶叶水,就是解渴佳品。太阳底下晒着,一家人汗流浃背,抢收十天半个月,才能将麦子装进麻袋扛回家。

  于是,母亲可以腾出手做好吃的。她到菜地割一大捆韭菜,鸡蛋也舍得多打几颗,泡些粉条,打算给又黑又瘦的男人,孩子们都补一补。韭菜盒子成了她的“拿手好戏”,切菜、拌馅、和面、擀皮、包馅、油炸,各道工序一气呵成。端一盘上桌,看着大家吃得满嘴冒油,母亲也拿个韭菜盒子,喝几口稀饭,吃口蒜薹,乐得眉开眼笑。

  阳光倾城,夏日渐深,地里蔬菜日渐丰盛,腌蒜薹开始退出餐桌。我对它不再念念不忘,偶尔想起来吃一顿,只当佐餐小菜。青黄不接的时候,腌蒜薹是农村人麦收的必备品,也是我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回味。

  如今,每到蒜薹上市,很多人腌蒜薹都用酱油、盐渍,不是母亲的这种醋腌蒜薹。偶尔,我也会买几斤,按照母亲的配方腌渍,总觉得没有当年的那种味道。记忆里,母亲的醋腌蒜薹是最好吃的“人间美味”,现在想起来依然唇齿生香,那是母亲辛勤的汗水和母爱的味道。

  

相关阅读

品牌栏目

短视频 阿拉来帮侬 海山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