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好做,灌门难过”背后的海洋文化印记

2020-08-10 09:37 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孙峰

  “老大好做,灌门难过”,这是舟山渔民口口相传的一句谚语。灌门,在舟山的哪一片海域?灌门为什么会难以经过?查阅灌门的历史,我们发现灌门地名在元代就被载入史册。而明代的灌门,甚至作为舟山一处重要的地标被载入浙江的舆图之中。灌门老龙的故事在海岛各地也广为流传。灌门,这是舟山海域一个古老神奇的地名。

  一、灌门是一个航门

  灌门首先是“门”。

  自古以来,舟山渔民就将岛礁间的航道称之为“门”。如吉祥门、桃夭门、竹山门、乌沙门等等。查这一“门”字出处,源于古汉语中的“?”字。

  ?,是对水道最古老的称谓。山峡中两岸相对如门之处,谓“?”。南宋学者朱熹在《诗集传》中注曰:“?,水流峡中,两岸如门也。”从山峡引申到海峡,岱山文人汤濬先生在《岱山镇志》卷二《志山》中亦说:“?,音门。流峡中两岸对出若门,故俗亦作门”。

  把“门”比作是两个岛屿之间可以通行船只的地方,这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瞿明刚老师在《定海:悬水之门》中认为这是一个“人性化”的指称,“当一艘艘历经风雨险境的船只终于航行在岛屿之间的避风海域时,回家游子惊魂稍定,入门为安,两边的岛屿就是远行归来的家门”。

  灌门,位于粽子山和干览镇西码头附近的龙王跳山嘴之间,粽子山往北就是秀山岛南侧海域。这一片海域是西码头一带渔民在家门口捕鱼作业的渔区,也是舟山岛北部海域东西方向重要的通航要道。

  灌门北侧的粽子山岛礁,当地渔民称之为“中柱山”。“中柱山”,其实是一个非常俗风古意的老地名,其所取的意思是中流砥柱。笔者曾采访当地一些老渔民,他们都不约而同、非常清晰地称之为“中柱”,可以相信,这也是一个口口相传的老地名。

  关于海上“中流砥柱”这一地名寓意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元朝,是和灌门地名一起被载入地方史志的。

  1298年编纂的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在灌门词条下作了详细的解释:“灌门,去州两潮。屹乎中流,有一砥石柱,望之如人拱手而立。水汇于此,旋涌若沸,舟行者必浮以物,杀其势而过焉……”灌门是舟山本岛北侧海域的重要航路。灌门海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标“中流砥柱”石,可以作为导航标识。在没有电子海图和导航仪器的时代,渔民通常是以“陆标”来定位的,通过目测可用以导航或定位的山头、岬角、岛屿、灯塔、显著的建筑物及其它显著的固定物标,也就是“陆标”来确定所处海域的位置。“中柱山”就是一个醒目的地标。当渔民带着满舱鱼获,丰收返航,在回家的海路上,一看到“有一砥石柱,望之如人拱手而立”,便知道,灌门到了!一方面是回家的喜悦,终于快要到家了,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安全警示,提醒船员注意,前方是灌门,一定要小心驾驶!因为,这是一片水流湍急、暗藏风险的水道。对渔民来说,海上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载入史册的“中流砥柱”,作为“陆标”,甚至还被绘入一幅日本文人在乾隆年间所绘的《大清广舆图》。地图中的舟山群岛一带画有“砥柱”两字的石礁,旁有注解曰:潮水回旋如沸,舟行,必投物而过,风雨将起,其声如雷,名曰“灌门海”。连远在日本的文人都知道灌门的典故,看来灌门的名气确实不小。

  此外,灌门也曾作为舟山的唯一地标,绘入明代的浙江舆图,在《广舆图》的《浙江舆图》部分,清晰画有“故昌国县灌门海”。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参考这幅图,在《中国新图集·第九府宁波》的文字介绍中,也提到了“Quonmeun”即“灌门”,在记述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的文字中,卫匡国说:“定海县附近有个地方叫灌门(Quonmuen),这里有一块光滑的巨石矗立在海边,形状似圆柱。当有船从此地经过时,基于某种迷信,船员们总会向海里扔东西,据说这样才能保证航行平安顺利。”从这一段叙述中可以看出,卫匡国对灌门的介绍还是比较仔细的。这是基于他接触了较多的中国古籍文献,很可能是参阅了元朝《昌国州图志》的内容;另一方面这位意大利传教士曾经多次前往宁波,也可能来过舟山,有亲身的感受。

  由此可见,灌门曾作为航海地标而多次被载入古地图。

  二、“老大好做,灌门难过”

  元朝的《昌国州图志》还讲述了古代灌门的一个通航习俗,这也就是渔民所相传的“老大好做,灌门难过”的由来。

  灌门海域,潮起潮落,水势急且险,是东边的黄大洋和西边灰鳖洋的汇拢之处,有盘水旋涡。渔民中还有一种说法,灌门的航道比较狭窄,而外部洋面开阔,大量潮水涌入,激流沸腾。“水汇于此,旋涌若沸,舟行者必浮以物,杀其势而过焉”。元代的时候,往来的船民便会抛下一些物件,希望能够镇一下盘水旋涡,据说这样就能化险为夷,通过险境。

  灌门不仅激流险恶,有时声势也特别大。元朝《昌国州图志》中说:“风雨将作,有声如雷,震惊百里”,明代的《舟山志》 则更具体地说是在夏秋之际,“每夏秋间,风雨将作,有声若雷,惊慑百里。”走访西码头当地的老渔民,他们也说,以前每年台风天做风水之前,灌门海域传来的雷声确实非常大,西码头的老百姓都能听到轰轰雷声,也有居住灌门附近井头岙的老渔民看见过做风水前的灌门浪涛,足有两三层楼高,一浪高一浪,排山倒海。

  灌门浪涛之壮观,似乎可媲美钱江大潮。清代文人裘琏,曾经编纂过《定海县志》《南海普陀山志》,多次来舟山各地游览,他曾经去灌门观看惊涛澎湃,留下了一首题为《定海观涛》的长诗。诗的篇首就说:“灌门七月涛,乘风日夜号。观涛陟山巅,山海争相高。”站在山巅,裘琏看到的灌门惊涛,堪为壮观,他一连用了好几个排比句式来刻画灌门浪涛远、近、高、低的景观,疾、勇、暴、猛的气势,“远者映日如冰山,近者沉云如黑土。来者喷沫如狮髯,去者奔伏如哮虎。高者触山山势敛,低者激石石容苦。疾如骏马腾空张其鬛,勇如马陵夜道发万弩。暴如秦皇东游鞭石来,猛如巨鹿沉舟战项羽。”灌门的波涛,犹如万马奔腾,又似马陵道上的万箭齐发,更有“秦皇鞭石”“破釜沉舟”的神力,浩浩荡荡,叹为观止!这首诗歌笔势磅礴,恢弘壮阔,是描写灌门自然景观的代表作。

  灌门惊涛,自古闻名。一些文人甚至将之与宁波的地名简称“甬”字关联起来,认为“甬”之得名,可能源于灌门惊涛。这一说法记载于清代学者陈梦雷所著的《古今图书集成》之《方舆汇编》。该书云:

  夫江曰鄞江,亦曰甬江,概称之也。按“甬”义,甬犹涌水腾波也,诗曰:百川沸腾水上腾也。据旧昌国县东灌门下注云:海中有砥柱,屹立中流,望之若人作拱状,水汇此旋涌若沸,凡舟行经此必先投物以杀其势。风雨将作,有声如雷,舟人皆收山龓港,谓之“走飓”。故郡因之以名理或然也。

  “甬”字的含义,就是“涌水腾波”。灌门惊涛,堪称是“甬”的一大典型,由此而成浙东地区的重要地标。

  “老大好做,灌门难过”。往来船民期盼海中那一块“中流砥柱”石能够护佑航海平安。于是,这一块“中流砥柱”的人形巨石,在古代还被神化了。乡民广传,灌门是龙窟,那块拱手而立的中流砥柱之石,就是灌门龙王的象征。灌门龙王与桃花女龙、岑港白老龙一起成为古代舟山官方每年必祭的三大龙王。渔船出海之前,附近渔民也必来海边祭灌门龙王。元《昌国州图志》记载:“岁旱有所祷,则铁篆以投之,水辄腾起,雨随应,或者以为蛟龙之窟宅云”。灌门因此也成为旧时海岛祈雨的重要场所。古人以为龙怕金属,所以投“铁篆”(即有篆文的铁印)可镇龙,如果不下雨,用铁篆逼龙王施雨。清代文人朱绪曾有诗记曰:“雨随铁篆沸惊潮,飚卷雷轰撼斗杓”。灌门的雄伟惊涛,民间传说与龙王作法有关。

  三、灌门老龙的民间传说

  传说中的灌门老龙,住在西码头附近龙王跳山嘴的一处悬崖峭壁,峭壁下有一石洞,即为龙窟。有老渔民回忆,旧时此洞洞口较宽,可放两张八仙桌,深不见底。相传里面住着一条小金龙,故称龙王跳。跳,是海岛地区对山岬往大海延伸处的一种地名称谓,如猫跳、观音跳等等。

  龙王跳附近有龙王宫,供奉的就是灌门龙王。当地渔民有一句口头禅称“千柱落地龙王宫”,还有一句谚语称“大水山下浪抛天,灌门又一个阎罗殿”,这里面有关于龙王宫的种种传说,版本不一。

  一种版本说的是小康王赵构落难的故事。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杀,一路逃难,从紫皮岙(紫微)、小沙,出海前往灌门方向,遇狂风暴雨。灌门难过,御舟随时都会覆沉,那赵构举手无措,哭天动地。经国师指点,在船头祭拜龙王,并发愿若能逃离险境必在此处建筑龙宫。祭拜之后,灌门风平浪静,赵构脱险,后来便下谕旨修建灌门龙王宫。

  另一种版本,则说的是乾隆皇帝游江南的故事。乾隆皇帝从岱山往南,到灌门洋一下子风浪大起,于是燃香祭拜龙王,也是一阵祷告,乾隆皇帝化险为夷,为报答龙王相救,便拨款修建“千柱落地龙王宫”。

  版本很多,还有明代王阳明游舟山,正德皇帝下诏拨款,修建灌门龙王宫的传说。意思都差不多,看来民间故事也喜欢“傍名人”。

  但是现实中的龙王宫,并没有所谓的“千柱落地”那般宏大。

  于是,又有人编出一段“大水山下浪抛天,灌门又一个阎罗殿”的故事。说的是皇帝们下旨拨款,据说最多的有一万两黄金。但是,这一万两黄金由国库流出来,经过一层层下拨,一级级官员雁过拔毛,七折八扣,弄到最后,就没剩下多少钱了,勉勉强强在龙王跳搭起三间小平屋。

  老百姓得知万岁老爷的拨款被各级官老爷贪污,便跑到京城告了御状。皇帝委派钦差到舟山清查。这下子,这帮贪官慌了,千方百计想阻止钦差到龙王宫现场察看。他们故意挑了一个大风天,请钦差上路,路过螺门港大水山,风浪滔天,钦差大臣吓坏了,问灌门多远?贪官们便吓唬钦差说:“此地是大水山下,往前就是灌门。古人云‘大水山下浪抛天,灌门又一个阎罗殿’”。钦差一听,吓得腿都软了,急忙下令转回沈家门,跑回京城,向皇帝谎报“千柱落地龙王宫”修就。

  这则故事,其实要说的还是灌门激流惊涛的威力,以此说明修建龙王宫的必要性。淳朴的渔民编出“千柱落地”的愿景,也仅仅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罢了。但是,这些故事在海岛传播很广泛,其历史也颇久远。故事里所说的大水山,当地渔民说靠近螺门港梁横岛,现在很难查到这个地名。这是一个古老地名,笔者猜想可能是展茅的大使岙,据《普陀县地名志》记载,旧名大水岙,古时未建海塘,涨大潮时船可停泊大岙,古称大水岙。

  在白泉、北蝉一带还流传龙潭的故事,这些乡村的龙潭,似乎都与灌门老龙有关。在黄杨尖山的西北麓,北蝉一侧,有一个叫“龙堂”的老地名,那里有一个大水潭,传说住着灌门老龙。这是一条好龙,他每天两次来回“灌门口”与龙潭之间,日复一日为渔船顺利通过灌门指引航向。这条龙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据说从前,北蝉某位洪姓行贩从洞岙回家,途经大水潭,他放下扁担洗脸喝水,潭水清凉,出于好奇,他拿出扁担想试探潭水的深浅。不料,那时正值老龙准备去灌门“上班”观潮引航,强大的水流把洪某的扁担吸走了。这一下吓坏了洪某。据说,后来这根扁担又被洪某在西码头海域发现,于是他断定龙堂水潭与灌门相通,这个水潭就被称为“龙潭”。这些故事,一方面是乡民出于对家乡一方水源的热爱,“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一种水崇拜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航海平安的期盼,期盼有水神来保护渔船航行。

  民间故事口口相传,只是龙王宫附近的所谓“龙窟”早已难以寻觅,据说是由于海泥淤积而失去踪迹。龙窟的老龙也不在了,相传是小金龙与一个海螺精斗法,斗不过海螺精逃到东福山去了……

  作为浙东海域的代名词,灌门地名及其蕴含的神话故事自古被很多诗人所熟悉,并写入诗歌。如,明·戴澳《补陀礼大士二首》 中说:“莲华满洋出,香浪摇灌门”;清·许瑶光在《题定海厅司马史佳若泛海图》中说:“招宝山前射晓霞,灌门波浪泛桃花”; 清·郭嵩焘也有诗云“甬江楼畔花树明,灌门有路通蓬瀛”……

  千年沧桑,灌门涛声依旧。作为航海通道的灌门,留下了丰富的海洋文化印记,也成为西码头中心渔港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在。


相关阅读